有次開會的時候,老師冷不防的問我,這學期你都學到了什么,我三言兩語的搪塞過去,用迷之微笑掩飾著尷尬。
曾經擁有的財富,如今只剩下了零零散散的文字。不安地與懶惰叫板著。
身處那年心心念念的遠方,計劃讀研的學校居然都是指著家的方向。
我從不把負能量寫進文章。因為中學考試要求傳達正能量,作為班里的作文模范生,不論是寫什么樣的文章,我總能像蘇軾那樣說服自己——“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可是,說服的只是閱卷老師,驚嘆的只有不懂的人,故事還是埋在心底。
天生是個容易傷感的姑娘,最擅長看到別人無法理解的難過。
一覺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被室友開玩笑地反鎖在宿舍,習慣對父母撒潑的本性終于暴露出來,委屈地大哭一場。處理完一堆雜事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沈陽的天又黑了。沒有狂歡的平安夜似乎格外漫長,被兩個室友關于“鹿晗”“胡歌”的爭論聒的放棄了自嗨。無奈拿起手機重復著指尖敲敲打打的動作。沒有心情去審稿,圣誕節、平安夜的動態看多了,今天投稿的內容應該也是相差無幾。收到幾句帶著套路、呆萌的祝福算得上是這一天里最大的樂趣了。
我抱怨像極了養老院的生活,卻又沉迷于其中。
好朋友告訴我她追求學長失敗的事,請求我支招毫無疑問被我的無知打敗。我卻在心里自嘲道“你可真瀟灑,連個喜歡的人都沒有”。其實,也倒不是沒有喜歡的人,只是太遙遠。隔了眾多個粉絲的距離。注定只能仰望。
17歲就要過完了,我終究沒有進入夢想的象牙塔,沒有成為我想成為的樣子,沒有完成寫一本書的愿望……像一只刺猬,越往前走身上的蒼耳越多,原地打滾卻扯不掉一顆。
想要“折磨”我的老師給我布置了許多作業。原來,大學也是有寒假作業的。不知道,這會是一次聞雞起舞的勵志,還是一場鞭炮也吵不醒的夢。“看過許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審稿的時候總會看到排版整齊的干貨,無一例外都是怎樣能變得優秀。這類文章我找不到理由拒絕,但是內心也從來不會承認。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很少有人會因為別人改變,更何況是別人口中早已耳熟能詳的長篇大論。優秀,只能依靠自覺。
想想不久就能回家了,似乎所有的問題都能溶解掉。
嗯,暫時就說這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