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今天是要寫《這么忙,也要抽時間談談如何做時間管理...》的最后一部分的,但是昨天看了《蜘蛛俠》之后,非常喜歡這個版本,主要是這個版本對原著的改編讓蜘蛛俠少了很多悲劇情節(jié),而這一直以來就是老土非常期待的(玻璃心了)。昨天晚上臨睡前,看了一個帖子,其中也談到了關于原著中蜘蛛俠的悲劇設定的內容,當時覺得想著今天要轉載過來跟各位看官分享一下(就不管今天的內容是否與IT有關了,我的地盤我做主)。
蜘蛛俠:他仍是漫威電影里唯一的少年(http://www.ifanr.com/906585?utm_source=feedly&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
本文由不存在日報(微信 ID:non-exist-FAA)原創(chuàng),轉載請聯(lián)系郵箱 faa@faa2001.com。
金剛狼有個外號叫小狼狼(Wolvy),夜魔俠有個外號叫尖角面包(Hornbread),毀滅博士有個外號叫小滅滅(Doomsy),神奇先生有個外號叫小彈簧(Stretcho),霹靂火有個外號叫亮閃閃(Sparky)……
這些外號除了同樣幼稚,還有另外兩個共同點:
它們都是蜘蛛俠起的,而且只有蜘蛛俠能叫。
細數(shù)漫威宇宙,文能和死侍嘴炮侃大山、武堪與老狼末世天涯行、進則助神奇四俠探索負空間、退還能化身女裝復仇者拯救世界,既不會喝酒也不會抽煙、每日潛心研究超英制服的縫紉與保養(yǎng)的話嘮型選手,就只有 15 歲出道、55 年來人氣長盛不衰的小英雄——蜘蛛俠一人而已。
臺柱?團寵?吉祥物?
今夏,蜘蛛俠這一漫威最具標志性的經(jīng)典形象又一次出現(xiàn)在大銀幕上,并再次展現(xiàn)出全球性的票房統(tǒng)治力。北美首周 1.17 億美元票房創(chuàng)漫威電影宇宙(以下簡稱MCU,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單人起源電影最高紀錄,上映 10 天全球票房 4.69 億美元。爛番茄新鮮度高達 92%,IMBD 7.9 的評分更是持平MCU單人電影第一(截至發(fā)稿)。
蜘蛛俠電影票房的不敗傳說,與其在漫畫中一貫擁有的壓倒性超高人氣密不可分。單就近兩年而言,在 ?2016 年 1 月至今的 19 個月里,蜘蛛俠 18 次奪得漫威單人刊月銷榜首,更有 4 次力壓美國所有漫畫公司的一切刊物成為月銷冠軍。2014 年蜘蛛俠全球周邊銷售額高達 13 億美元,比蝙蝠俠、超人、復仇者全員之和還要多。
不僅廣受全球粉絲的追捧,蜘蛛俠也是許多漫威工作人員的心頭最愛。漫威影業(yè)總裁凱文·費奇就曾連用兩個最高級來描述這一角色:“蜘蛛俠是漫威最重要的角色。他是王冠上的寶石,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超級英雄。”不但 MCU 導演羅素兄弟在采訪中稱蜘蛛俠為從小到大的至愛,公開表示過自己最愛蜘蛛俠的漫威員工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
漫畫編輯部中,蜘蛛刊現(xiàn)任主編 Dan Slott 自七八歲起就夢想成為蜘蛛俠的編劇,最終實現(xiàn)夢想成為最勵志蟲粉。而知名蟲吹——死侍刊現(xiàn)任主編 Jordan D White,不僅自接手起就在死侍刊中塞滿無處不在的蜘蛛俠元素(夾帶私貨真的好嗎白編),而且在個人社交賬號上也樂此不疲地回答著網(wǎng)友們關于蜘蛛俠的疑問。
在我們無法觸及的第四面墻的另一邊,蜘蛛俠也是名副其實的多元宇宙交際花。他幾乎認識所有的超級英雄,幾乎參加過所有存在過的超英團體。
與大多數(shù)威風凜凜、不茍言笑的英雄不同,“活潑可愛”的小蜘蛛在超英界混得風生水起,帶著北歐邪神洛基在紐約吃熱狗,和復仇者們聚眾打牌,與石頭人親密熱吻,跟霹靂火在自由女神上約會,和夜魔俠一同便裝逛街,與死侍搭伴泡夜店……就連金剛狼也曾在生日之夜只邀請了蜘蛛俠一人共度。正如白編在描述死侍對蜘蛛俠的感情時所說,不管是在我們的世界里還是在漫威宇宙中,有太多的人“l(fā)ove him so much and want to be him”。
全世界青少年的心靈投影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漫畫市場正處于眾神云集的白銀時代,一本日后將成為這一時代最搶手收藏品的漫畫在此時橫空出世——《驚奇幻想#15》。這本發(fā)行于 1962 年的期刊,在 54 年后的海瑞得拍賣會上拍出 ?45 萬多美元的天價,創(chuàng)造了漫畫拍賣的世界紀錄。
正是在這本價值一套房的漫畫中,一位統(tǒng)治現(xiàn)代娛樂文化半個多世紀的小男孩初次蕩進了西方漫畫讀者的視野中。
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一個缺乏自信的自我懷疑者,一個既不高大瀟灑也不擅長運動的小書蟲。彼得·帕克的形象完全不符合美國當代文化對男性價值的主流取向,甚至可以說,他全身都貼滿了邊緣群體的印象標簽。但令漫威始料未及的是,這個戴著眼鏡、身材纖瘦的高中生日后卻成為了轟動全球的現(xiàn)象級文化炸彈。
蜘蛛俠之父斯坦·李創(chuàng)造這個角色時,打破了當時青少年角色以 boy 為后綴來命名的慣例,前所未有地賦予蜘蛛俠(Spider-man)“man”的名號。從這一命名就能看出蜘蛛俠被賦予的改革色彩。斯坦決定把蜘蛛俠塑造成一個不完美但也不亞于任何超英的角色。這個未成年男孩將會是一個獨立的英雄,而非其他成年英雄的助手,他將沒有任何英雄導師所傳授的經(jīng)驗與技巧,他將獨自成長,孤身上路,一個人與這個世界的殘忍與荒誕相周旋。
“普通男孩成為英雄”的設想在當時過于離經(jīng)叛道,出版人 Martin Goodman 幾乎不同意讓蜘蛛俠出現(xiàn)在漫畫中。斯坦最終使蜘蛛俠與讀者碰面,完全只是因為《驚奇幻想》#15 是計劃中該系列的最后一期。
《驚奇幻想》#15 的確成為了最后一期,但令出版商驚掉了下巴的銷售數(shù)據(jù)使蜘蛛俠的故事在新期刊《神奇蜘蛛俠》中繼續(xù)展開,這是蜘蛛俠史上連載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最為重要的漫畫系列,也是漫威出版史上銷量最高的文化標桿。
斯坦·李否決了 Jack Kirby 過于昭彰英雄氣概的畫稿而采用了Steve Ditko的設計,這就是蜘蛛俠一以貫之的核心形象的來源——便于爬墻的柔軟制服鞋,遮住稚氣面龐同時增加神秘感的面具,腕式蛛網(wǎng)發(fā)射器以及蜘蛛信號燈。斯坦曾坦言,包裹全身的制服設計是蜘蛛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它隱去了種族與年齡,使幾乎所有人都能獲得代入感,與彼得·帕克產生情感共鳴。
這個紐約男孩隨著漫畫的發(fā)行,陪伴著他的讀者們共同成長。從害羞的高中生到成熟的大學生,彼得在這期間不僅成績優(yōu)異,負擔著家庭與梅嬸的醫(yī)療開銷,而且始終履行著紐約居民的友好鄰居的責任。彼得一路成長,成為了大學助教,成為了高中老師,覓得了人生伴侶……與此同時,他竭盡全力保護著那些始終在傷害和消費他的群眾們。
雖然蜘蛛俠的生命中最不缺的就是噩運與磨難,但他還是在全世界對他擲來的惡意與嘲笑中,高舉著無人理會的正義,喋喋不休地念叨著俏皮話,把自己擋在世界和沖世界而來的一切災厄之間。
在漫畫中,似乎一切都在刻意刁難這個早已不堪重負的男孩。但誰的人生不是如此呢?當讀者們低下頭看向手中的漫畫時,蜘蛛俠的故事能讓他們看到自己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的一切問題,所以當他們抬起頭來面對世界時,那個穿著紅藍色制服的身影仿佛剛剛從頭頂?shù)纳峡帐庍^。
無怪乎漫畫史專家 Paul Kupperberg 將蜘蛛俠的誕生視為漫畫革命。在蜘蛛俠之前,美漫中的青少年角色只是英雄們的小跟班,而蜘蛛俠出現(xiàn)后,全世界都在這個充滿矛盾與掙扎的少年英雄身上看到了自己。
新電影回歸漫畫本源
作為漫威的旗艦角色,蜘蛛俠已經(jīng)擁有 10 部動畫,登陸 15 種游戲平臺,并且在 21 世紀初創(chuàng)下了 15 年內連續(xù)兩次重啟電影的記錄。《蜘蛛俠:英雄歸來》作為第 6 部蜘蛛俠單人電影,肩負傳承與突破的雙重使命,它究竟將以怎樣的形式再度演繹經(jīng)典,又將以怎樣的全新角度詮釋這個獨自將命運的重負和紐約的安危扛在肩上的小少年?
在新電影中回歸 MCU 的小蜘蛛同時也回歸了漫畫本源,以 15 歲的小小年紀超英出道。與托比版完全更改性格、加菲版略顯突兀的話嘮屬性相比,新版蜘蛛俠在性格方面與漫畫最為貼近。漫畫中,小蜘蛛曾解釋過自己非要在戰(zhàn)斗中不停地開玩笑的原因:因為他越是緊張害怕,話就越多。所以說,小話癆這一特性是展現(xiàn)蜘蛛俠無私精神和少年心性的良好助推器。
好不容易回到MCU的懷抱,電影當然得詳贍審慎地刻畫蜘蛛俠與MCU的老角色們——復聯(lián)成員的關系。作為一個出版歷史長于復聯(lián)的超英,漫畫中第一次收到復聯(lián)的邀請時,小蜘蛛并沒有答應加入。而電影以一種并不直接的方式還原了這一點。雖然對于和復聯(lián)成員并肩作戰(zhàn)感到興奮雀躍又有點沾沾自喜,(以下半段或涉及劇透)但在電影的最后,當托尼邀請彼得加入復聯(lián)時,彼得還是堅定地說了 No。
也正是在這一幕中,托尼向彼得展示了一件帶有金屬光澤的新蜘蛛制服,這一戰(zhàn)衣設計明顯指向漫畫中著名的鋼鐵蜘蛛衣。讓這件畫風酷炫、路人緣極佳、卻不受許多粉絲待見的戰(zhàn)衣出現(xiàn)在 MCU 中,或許是漫威針對蜘蛛俠這一角色的受眾面所做的新嘗試。
從預告中就能看出,漫威絕不是個拘泥于傳統(tǒng)的公司,而“新嘗試”絕對是這部影片一以貫之的主線。電影中的小彼得不再就讀于中城高中,而是一名科技特色中學的學生。他身邊的同學朋友也清一色換了一群高智商的少年與少女,F(xiàn)lash 從橄欖球隊的大塊頭變成了富豪家的傻兒子,號角日報職員貝蒂·布蘭特成了學校新聞站的小花旦,漫畫中迷戀彼得的 Liz 成了彼得暗戀的校園女神。
作為蜘蛛俠,彼得身穿的制服、制服附帶的蜘蛛追蹤器和蜘蛛信號燈變成了鋼鐵俠的饋贈,但在漫畫中,這些全部都是小彼得自己的天才發(fā)明。電影中蜘蛛俠原本只能穿著自制衛(wèi)衣戰(zhàn)斗,而在漫畫中,他從一開始就制作出了電影里鐵人所贈的那間件紅藍相間、帶有腋網(wǎng)和蛛網(wǎng)發(fā)射器的經(jīng)典緊身制服。
新電影中,隨著格溫、哈利、MJ 一同消失的,還有小蜘蛛知名的蜘蛛感應,漫畫中甚至能在黑暗中分辨方向、感應到食物是否有毒的超級金手指蜘蛛感應,在這部電影中似乎不復存在。這直接導致小蜘蛛難以躲避攻擊,被各個反派輪番上陣捶扁捏圓。
雖然在性格上有所還原,但電影仍然對“蜘蛛俠”這一角色的核心形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蜘蛛俠一向是個較為獨立的英雄而非團隊成員,可以用“孤膽英雄”來形容。而在電影中,他被安排了一位導師,從而自然而然地獲得了后輩這一頗受照拂的身份。
蜘蛛俠與鋼鐵俠的特殊關系也是電影的原創(chuàng),目的是借以削弱蜘蛛俠這一角色身上巨大的悲劇性,使之更為平滑地登陸 MCU 這個獨立于漫畫宇宙的舞臺。
在漫畫中,蜘蛛俠身邊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任何英雄導師或引路人,這也是為什么他注定只能用漫畫里那種痛徹心扉的方式習得那句血淚書就的箴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然而,對于在周末捧著爆米花走進影院的電影觀眾而言,比起一個注定走向悲劇宿命的沉重角色,當然更樂于見到一個朝氣滿滿活蹦亂跳、受了傷還能找其他英雄尋求救助與安慰的小英雄。
所以說,雖然電影的塑造犧牲了歷時半個多世紀所積累的角色厚度與層次,但這一選擇并不完全是囿于電影篇幅、版權完整性和既成宇宙等因素,更是為了迎合娛樂時代的快娛樂需求,利用現(xiàn)有人氣角色(鋼鐵俠)制造出合情合理又順水推舟的劇情接榫,完成蜘蛛俠對 MCU 目前所欠缺的青少年角色的補充。這對漫威影業(yè)和電影觀眾而言,都不啻為雙贏局面。
而為何蜘蛛俠這個在 MCU 中幾乎徹頭徹尾歡聲笑語的角色,在漫畫中卻永遠無法擺脫悲劇的糾纏,為何他會擁有著名的“帕克好運”,為何他注定無法從自己鎖上的門中逃離——對于那些想要深入了解這些問題的觀眾而言,只需翻開漫畫即可。
正如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所言,觀眾會要求舞臺上的英雄具有現(xiàn)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勇氣、道德和美好品質,這一期待體現(xiàn)了個人把自己從不斷的集體統(tǒng)治中解放出來的心理訴求,卻也將英雄與群眾徹底割裂。但蜘蛛俠卻是一個擁有不可能的勇氣、道德和美好品質,卻仍然擔心著下一周生活費的蕓蕓之眾中的一員。這是他的英雄悖論,也是他的傳奇所在。
漫畫中彼得·帕克一路走來,從勤工儉學的大學助教到高中老師,從自由攝影師到地平線實驗室的研究員,從發(fā)明家到享譽世界的億萬富翁,不論是周圍人膚淺的懷疑主義和幼稚的良知,還是漫畫讀者“窮人靠變異”的調侃,都沒能阻止他一往直前地沖刺在命運的最前方。
電影中蜘蛛俠三度重啟,歷經(jīng)無數(shù)談判,終于回歸 MCU。在索尼大張旗鼓地籌備著架構蜘蛛宇宙的2017年,大銀幕上的他仍然還是最初那個高中生。
永遠經(jīng)典,永遠新鮮。這就是蜘蛛俠許諾給世界的希望。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對于美漫愛好者來說,2015年5月7日注定是值得紀念的一天。 那天,漫威漫畫(Marvel Comics)里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