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微時間管理法》這本書時,作者提到執行計劃會遇到的各個干擾項,而【他人】,無疑是我們遇到最大又最無奈的干擾項。
也許他們是我們的家人,好友,同桌......是每天面對超過12小時的同事。
也許他們也沒啥惡意,就是突然想要問你一個問題,想要來和你說個事情,內心也不覺得有啥不好意思,不就是耽誤你幾分鐘或者十分鐘么。
也許你也覺得沒啥,但就是在這無定向、不定時、無法預測的打擾中,手中的事務被一次次地中斷停止,導致自己要做的事情,忽然就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
拒絕他人的需求,有很多人會說“敢于說不”。
然而實際生活中,敢于在心中說“不”,而不敢直接說“不”大有人在。
這里結合作者的一些想法,我總結了一些相對迂回的方法,就是無需你直接說不,但也可以適時幫你解決問題,讓你內心不至于太內疚。
這也適用于學習說“不”過渡到敢于說“不”。
方法1:延遲對他人回復
下班了,同事找你幫忙,不想回復卻又不好意思拒絕?
他人的習慣有時也是自己培養出來的,下班后你還24小時ON CALL,不找你找誰?不煩你還煩誰?
事情本身沒那么著急,或者是不一定是需要你解決的,只是你這時響應,那解決這個事情的重任就非你莫屬。
久而久之,找你的習慣便養成了,如果遇到比較強勢的人,你晚點回復甚至還怪罪你,但認真想想,這干你何事呢。如果說是你的問題,那最大的問題就是:你沒有管理好他人。
所以如果下次遇到其他人在非工作時間找你,不用糾結,那就---慢點回復,例如晚1小時,晚2小時。
接下來你可以跟大家說,我因為家里有事,所以如果確實需要找我,可以在X時間-X時間之間---提前設置好規則,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
時間長了,有些人會知道你的標準,只在這個時間段找你。有些人覺得你不能即時回復,就去找可以即時反饋的人。
這樣,是不是比你直接拒絕,或者不理會別人要好點?
方法2:千萬別食言
拒絕別人也許很難,但換個角度想,遵守承諾就容易很多。
如果不好拒絕對方,那就為自己設置一些空間再答應,并且遵守承諾。
如果有人一定要跟你聊聊,就預約時間,然后鐵了心,務必請他們等到預約時間。當你決定說“不”,就要當真。
有些機(ji)靈(zei)的人,看到你在空擋便立即過來號稱只擠占你1分鐘時間,結果花了你30分鐘,原來的計劃被打亂,他就開開心心拍拍屁股走人。
所以,答應對方是幾點開始就幾點開始,是幾點結束就幾點結束,如果能提早結束當然更好。
曾和一個朋友聊天,他們公司是堅決反對打擾別人,如果需要溝通都是提前發郵件,盡量避免臨時事件。同時他們也不認為臨時事件或者突然需求是合理的,這種井然有序,讓他們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也尊重他人的節奏,大家友善地合作,也比較少起沖突。
最難管理的,是人。但不要因此就放棄。
不少人會說:“那他就是這樣啊,我有什么辦法呢?我也很無奈啊。”
不不不,你是有辦法的。
所以作者提出了:花點轉換時間來研究如何取得更大的成果。
例如:
1.如何讓對方把工作當自己的事?
2.如何讓對方明確什么是自己應該做的,什么是別人應該做的?
3.怎樣能讓我和對方工作關系和結果更好?
4.你還有什么可以努力的?
……..
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問題在哪里,突破點是什么,目標是什么,細化每一步驟。
不要只是抱怨,一點點的努力,一點點的嘗試,就會有一點點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