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李子是研究生學歷,踩著80后的尾巴,畢業后直接進入了當地的電視臺工作。
干了兩年后辭職。
原因是工資太低。
她說,電視臺的工作看起來光鮮,實際上工資太低,還沒有編制,想熬出頭太難了。
李子辭職后又嘗試了其他工作,均以待遇太低辭職。
來到現在的公司應聘的是新媒體文案工作,沒有經驗,拿著讀研究生時的獲獎論文來面試,侃侃而談之后,人事經理決定給她一個機會。
做了兩個月,自認為天縱奇才的她卻屢屢被上司批評工作做的不好。
她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而且自己又沒有經驗,上司給她的壓力太大了。
心里不忿的同時,她又去想工資待遇,覺得自己嚴重不值。
"就這么點錢,我去哪賺不來?"
李子一直在備戰事業編、公務員考試。甚至利用上班時間看書做題,請假去考試。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考上了一個。
在某個四五線小城市的所屬縣城,待遇是城市平均工資水平,正式入職前,還需要去基層(農村)先待夠一年。
然后,李子又辭職了。
02
不過,她依然很糾結。
這份工作雖說也是一條退路,但這條路并不好走。
李子年紀不小了,有一個談婚論嫁的男朋友,家人、朋友、人際圈都在現在的城市。
如果接受那份"鐵"飯碗,就意味著要放下現在的一切。從零開始一個看不到前景的職業和人生。
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她要獨自待在基層鍛煉,升職后也會繼續待在一個并不發達的小縣城。
與男朋友異地分離,這份感情是否會有變故也說不清。
更何況,一入官場深似海,何時才能有出頭之日也是未知。
而一年以后,自己人至中年,在婚姻和職場上的競爭力也不再有優勢。
李子思來想去決定放棄。
她也不想再去找工作了,因為反正工資都差不多。
李子決定跟男朋友一起創業。
03
看到這里,很多人已經看出,李子其實已經別無選擇了。前無可進,退無可退。
為什么有些人生路會越走越窄?
因為他們都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他們都在該努力的時候,選擇了一條比較容易的路。
縱觀李子的職業生涯。
當年一起大學畢業的同學,很多都已經小有所成。
李子因為當時的就業難潮,就選擇了讀研究生。
畢業之后找工作,除了第一份專業對口,其他的工作都是海投簡歷得來的。
她沒有想過職業規劃,只是想趕緊解決失業狀態。所以,李子能找到的工作都是技術含量沒那么高的。
李子還特別自豪自己一投就中,以為自己很有競爭力。
實際上,那些對專業要求度高的崗位她一個也沒應聘上。
就是這樣普通的工作,她每次一有壓力,就會感覺不值而辭職。
然后,又一次次的從頭開始。
時光蹉跎,李子一直在原地踏步。
她一直停留在自視甚高的優越感里,卻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她從不積極進取、自我升值,所以只能擁有一些低配的選擇。無論做哪份工作,待遇都不高。
在本該迎難而上去成長,去積累經驗的時候,她選擇了逃避,走了另一條更容易的路。
她以為自己選擇還很多,最后卻要跟剛畢業的90后們搶一個職位。
當然,李子也是有危機意識的。
所以,她要給自己找一個安全的退路,一份穩妥的職業。
但這條退路形同雞肋,她已經沒有試錯的資格。
04
總是在退無可退時,才后悔自己沒有未雨綢繆。
不錯,青春是有試錯的資格,但很多人連試都沒試就直接放棄了。
正確的試錯,應該是這樣的打開方式:
你選擇了一個方向,要盡量去試遍能犯的所有錯,盡快得出一個結論,然后尋找下一個方向。
你要讓你試的每個錯都有其價值,都能成為你人生的給養。
無論人生多么困難,寧愿讓自己吃點苦、受點累,也不要去選那條最容易的路。
容易的便宜占多了,將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有人說,可我真的是迷茫,不知道怎么做啊?
記得在一部網絡小說里看到一句話,當你人生迷茫不知道怎么做時,就去做當下最正確的事。
什么是最正確的事?
那就是10年之后,你想起來會感激自己的事。
努力自我升值,不做低配的選擇,過上配得上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