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全球屆今已滿一年,大家不斷焦心詢問何時可以恢復過往正常的生活?然而….現仍沒有答案。
一年了,時間除了能證明一切,在一路無奈等待答案的過程,也能協助反復思考,沉淀過濾信息,重新拉大范圍站在高點上綜觀全局。
初期大家對病毒不了解恐慌再所難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越來越多,數據也越來越多,對新冠認知不斷深化。
新冠疫情至今,新聞每天播報每日染疫人數、總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但對康復人數及致死率卻不加著墨。
當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染疫后康復;當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染疫后康復;當自己身邊的朋友染疫后康復,不經要問新冠病毒真的那么可怕嗎?
美國研究報告指出新冠病毒致死率為3%比起流感1%高出3倍,但3%致死率也遠低于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如2003年SARS(致死率10%/傳染力低)及2012年MERS(致死率40%/傳染力低))。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特性之一是蔓延速度很快(同流感病毒特性),新冠疫情中又以老人或罹患慢性疾病患者致死率最高,想當然耳,二者免疫力本就低下,也大大提高死亡率。同時值得深思,罹患慢性疾病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是因新冠病毒直接死亡或間接引發死亡,或根本不是新冠病毒導致死亡,如同雞生蛋蛋生雞的邏輯,很難厘清界定,當均被納入新冠病毒致死率計算時,「新冠病毒致死率比起流感高出3倍」真是如此嗎?!
此時,另一派醫學專家提出,新冠病毒看來像是另一種變異的流感感冒,只不過被夸大且扭曲報導。
回頭看,從2020年年初國內疫情爆發,國外媒體逐步有心的加油添醋大肆渲染報導,指責批評刻意制造恐慌害怕的氣氛痕跡明顯可見。
當病毒無情地擴散到全球,造成各國逐一封城鎖國,經濟停滯,百業蕭條,即便泱泱大國--美國--在病毒前同樣被一視對待無一幸免。
隨即美國荒腔走板的「無所謂防疫」,著實讓我們「大開眼界」,也對美國「刮目相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 美國,在境內「疫情嚴峻」下「束手無策」的宣布再啟「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QE (印美元) 救經濟」,鳴響全球印鈔救市的第一槍,爾后各國也紛紛加入印鈔行列以解燃眉之急,以靜候疫苗上市重啟經濟。當殷殷期盼的疫苗匆促上市后,英國又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恐慌再起,封城鎖國,經濟復蘇再度陷入遙遙無期。美國此時又逢政權交替,政策前后無連貫且新政府需平定民心,也只能繼續加碼印美元救經濟。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曾說過一句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人類;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全世界。」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不開放美元與黃金的兌換之后,歐洲各國財政部長質疑美國貨幣政策是在輸出通膨,為歐洲制造問題,當時美國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講出一句世界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問題是你們的。」
2008年金融海嘯,美國聯準會為因應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決定采取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QE),一連串的QE政策讓美國及華爾街安然渡過危機,當時也有人質疑美國聯準會是否在改變強勢美元政策,想藉由QE讓美元貶值,掠奪他國財富,以拯救美國經濟。當時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巧妙地回答,他說:「強勢美元是建立在國際投資人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上,聯準會QE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穩定美國經濟,因此并沒有違反強勢美元政策。」柏南克并沒有正面響應美國QE政策對其他國家的沖擊,但卻再度印證「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問題是你們的。」
回顧歷史,美國自1913年成立聯準會(Fed)以來,策略漸進式地邁向全球經濟強權地位。1944年的布列敦森林協議后,奠定了日后美元獨強的新紀元。1971年美國尼克松總統停止美元對黃金的兌換,片面宣布脫離金本位制后,讓美元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也正式宣告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
2008年美國華爾街「掀起」全球金融風暴,讓美國政府開啟QE。
QE的問世、美元的漫灌外溢,讓美國不需努力就可以掠奪世界的財富及資源,進而享受不勞而獲的果實。從此之后,美國過度依賴借貸使美國債務年年直線式攀升,屢屢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負債最嚴重的國家。
2008年9月底,美國國債首次超過10萬億美元。
2019年2月初,美國國債規模已超過22萬億美元。(p.s. 10年增加12萬億美元)
2020年初,美國國債規模已超過26萬億美元。(p.s. 1年增加4萬億美元)
預計2021年初美國國債規模將超過30萬億美元。(p.s.不到1年增加4萬億美元)
美國政壇與華爾街「既過從甚密又千絲萬縷」已是陽光下眾人皆知的「秘密」。美國政治與金融交織成的「生命共同體」,捍衛美國不可撼動的美元霸主地位及各自利益。2020年初「新冠病毒橫空出世」,當政治/媒體/金融交互作用,遂使美國一年內因新冠病毒,美國國債增加了約4萬億美元。根據美國政策研究所及美國稅收公平協會2021年1月最新報告,美國億萬富豪們的總財富在過去10個月增加1.1萬億美元,同時,美國660位億萬富豪的總財富達到4.1萬億美元,較去年3月中旬美股暴跌時的低點增長了38.6%。前15大富豪的財富平均增長了58.7%;從疫情開始迄今,美國浄資產10億美元以上的富豪新增46位達到614人。
似乎「新冠疫情最大受益者」是這群富豪權貴,釋放出的金錢流向富人資產,但國債利息則由全民稅收埋單,進而造成美國國內「富者更富 窮人更窮」。
對世界各國而言,以大量美元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國家,無不膽戰心驚但又無可奈何的接受這「冠冕堂皇又順理成章」的「美國QE 2.0版」。
新冠疫情下,西方世界批評的國內體制是如何以全國之力保護國人的健康及生活生計;反觀西方世界一直引以為傲的醫學科學如何被漠視及公平公正之普世價值又是如何「劫貧濟富」。公道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