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獨自在那里,綻放,無聲無息。
2013年圣誕節,安問我要什么禮物,我說,送我百合花吧,一朵就行。于是平安夜那晚,吃完晚飯,我看見了睡在書桌上的純潔的、泛著花香的百合。謝謝你,安,雖然它只是一朵簡單的百合,但它對我的意義,決不只是用“簡單”二字來形容。
愛花是女性的天性。女性如花,并不僅僅是因為女性有如花似的外表,更因為她們如花的內在。
一根莖,一片葉,一把泥土,花就亭亭玉立于世間。你欣賞也好,忽視也罷,它就這樣獨自綻放,不卑不抗。它有它的世界,即使只不過是方圓幾米,但已足夠演繹生命的多姿多彩。
黛玉惋惜花的枯敗,于是作一首《葬花吟》,祭奠落花的同時也感嘆自己的命運。其實世間萬事萬物,終躲不過生命的完結,生只是一種偶然,死則是一種必然。我們看到花瓣一片片被泥土掩埋,眼睜睜地看著它一步步走向死亡,心疼不已。然而,我們不必為花兒悲傷,花兒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堅強、高傲,它用它全部的生命把最美的一面呈現給造物者,既作為使命,也作為禮物。
花開有期,歲月無情。于滾滾東流的歲月長河而言,一枝花的存在與否,不值一提,只有花兒自己知道并尊重自己的存在。安陵容,以一曲《金縷衣》博得了雍正的憐愛,一句“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引來多少憐憫?甄嬛,雖然曾經有“嬛嬛一裊楚宮腰”的終難免被雍正的情緒左右。古代以男權為主的社會,讓許多本該獨立享受世間情趣的“花兒”不得不以博取他人欣賞為本職。其實,真正獨立的花兒,根本無須在意有無人的欣賞,孤芳自賞的高傲更值得欽佩。
花梗雖細,亦能抵御風霜雪雨的“修飾”,外表的柔弱并不能抹滅內心的剛強,只要愿意選擇。外在的贊賞與迷戀,污蔑與鄙視,都侵蝕不到它的內心,它只是站在那里,一動不動。
要做一枝獨立的花,直立世間,不卑不亢,不偏不倚。
它,獨自在那里,飄香,不急不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