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開始關注詩詞、書畫、戲劇等國學經典。央視《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的火爆,就是很好的證明。
很多人想學書法,只是嘴上在說,卻一直沒開始,更不知道從何開始。
寫得一手漂亮的字,不僅能提升自己的形象,還可以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加分。那么,如果你沒有任何基礎,如何從零開始學書法?
其實,書法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只要得法,就會見成效。筆者結合近二十年的經驗和體會,做了一些歸納總結,整理出來,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來一起交流。
一、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書法觀
學習書法不可速成,這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只要堅持下去,每天都會有新的收獲。書法是一門藝術,要練好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樹立正確的學書思想:字無百日功,書法的練習需要的是刻苦勤練的精神,要臨池準備,持之以恒。不可中途懈怠。
2、選擇適用的書寫工具:文房四寶是練習書法應準備好的工具。要選擇恰當的使用,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選擇不合適,將影響練習的效率和進程。
3、可以從楷書起步,逐步進筆:練習書法,應選擇合適的方法,可以從簡單的大楷、唐楷,或者魏碑練起,逐步進筆,不可好高務遠,欲速則不達。要打好書法練習的基礎。至于具體選擇什么字體,可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字體聯系,這樣可以增強信心。
4、碑帖的選擇:碑帖的選擇是練好書法的關鍵,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有一個好的師傅,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才可以逐步練好書法。
二、如何選擇書寫工具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我們知道,寫字的工具主要是筆、墨、紙、硯,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文房四寶」。如何選擇,這里面也有一些學問。
1、筆毛筆依毛質的剛柔,大致可分剛毫、柔毫、兼毫筆三類。
剛毫筆筆性較剛健,寫出來的字比較勁挺,如狼毫筆,適合寫行草。柔毫筆筆性較柔軟,寫出來的字比較渾厚,如羊毫筆,適合寫隸書。而兼毫筆則是雜用剛性毛和柔性毛所制的筆,如七紫三羊,筆性剛柔相濟,適合寫楷書。
選筆則要注意“尖、齊、圓、健”四個要點。筆鋒要尖,按開時要齊,筆肚要飽滿而圓,筆毛挺健而具有彈性。
切記,發筆時要用冷水,全部發開,用完后用清水洗凈。
2、隨著時代的進步,為了方便省時,現在基本不用墨塊了。現在廣泛使用的墨汁有《紅星墨汁》《一得閣墨汁》《中華墨汁》,這幾款的墨汁非常好。至于現代商家所售墨汁,選購時,最好用紙片沾試,如果上淡下濃,有沉淀變質現象,便不可買。
3、紙紙的種類很多,大體分為強吸墨的,弱吸墨的兩大類。宣紙,棉紙,毛邊紙吸墨適中,適合寫字;至于紙面光滑,不易吸墨的,初學者不易掌控,且會傷筆,應要避免。紙怕皺,皺則受墨不全;也怕潮,潮則字跡渙散,所以要用另外一層紙包好,放在干燥處,避免陽光直接照曬。
初學者建議選用毛邊紙,紙性好又便宜。
4、硯臺以質地細潤而能發墨的為上品。初學者,選用一般的即可。硯臺用畢,要馬上清洗干凈,以免積存宿墨,有害筆尖。
此外,寫字還要準備一些其他的用具,如鎮紙,用以鎮壓紙張,以免風吹滑動,影響書寫;墊布,用毛織品墊在紙下吸墨,要避免平滑,以免粘墨臟污紙面;筆擱(又名“筆山”),用以擱筆,使筆墨不易沾污他物;筆簾(又名“筆床”),用細竹編成,以包裹毛筆,便于攜帶等等,這些裝備都是用心練字者不可少的。
以上書寫用具建議到專業的文房四寶店購買,千萬不要到文具店購買。
三、如何選擇一本合適的字帖
把臨摹字帖作為范本的學習,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學習書法不能信筆由韁,要有依據,這個依據就是范本。
臨摹的字帖有兩種,一種是毛筆字帖,一種是鋼筆字帖。學習鋼筆書法,應臨摹鋼筆字帖,臨摹毛筆字帖的效果也很好。因為毛筆字帖大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性,除了其點畫精到、粗細分明、來龍去脈交待清楚外,還具有結構漂亮、章法完美的優點,有利于初學者學習。
另外,毛筆字帖品種豐富,風格多樣,也便于選擇使用。只是毛筆字帖的線條比較粗壯,而鋼筆筆跡比較尖細,所以臨摹時應去其血肉,取其筋骨。
建議初學者,可先臨習鋼筆字帖,有利于字體結構的把握,學習一段時間后,可練習毛筆字帖,這樣可以了解運筆、筆畫的線條質感,為以后學習打好基礎。
臨摹要以名帖作為范本,像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的字帖,各有其書法特色,初學者可根據個人喜好自主選擇合適的范本臨習。
四、如何正確使用臨摹字帖
原碑帖(左)與臨摹習作(右)對照
在挑選好字帖后,也就是選對老師,堅定方向后,就要認真臨摹學習,以下幾點是需要注意的:
1、初學時,要先摹后臨、臨摹結合。
所謂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鋼筆照著字帖上的字一點一畫地描紅。要求鋼筆的筆跡不要越出毛筆字外,都寫在字帖上字的點畫中間。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結構。
所謂臨,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蘆。要求點畫寫得象,有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筆意。
由于臨書比摹書難,因此要先摹后臨,由于臨和摹是兩種相輔相成的學字手段,因此要臨摹結合,循序漸進。
2、臨摹前要仔細讀帖。對帖上的字,其點畫怎樣書寫,結構怎樣安排,章法怎樣布置,都要反復揣摩。并從中找出規律,這樣就容易寫得有興趣,也容易寫得象,寫得好。
臨摹時,不能貪多貪快,每天堅持一、二小時,反復地臨摹幾個字,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收獲。對難寫的字,更要知難而上,多臨摹,多比較。
3、除了臨摹外,還要會背、核、用。
當你臨摹了一段時間后,為了加深記憶,就要做到背。
背,就是不看帖,背著帖寫,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寫出來,力求形神畢肖;
核,就是將背寫的字與帖上的字進行核對。看有否差錯,要善于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正缺點;用,就是實踐,把學了的東西,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實踐中來鞏固和提高所學的東西。
4、博采眾家之長。在已臨摹好了一種字帖后,還應博采眾長地再臨一些其他字帖。要廣泛吸收精華,拓寬眼界。這個階段最難,需要不斷的體悟和思考。
五、書寫過程中要注意字的結構與筆畫
結構是一個字的框架,是字的筋骨所在。就像蓋房子一樣,要打好地基上好梁。結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點畫的排列組合。每個字各有不同的點畫和形體搭配,書寫時,要照顧筆畫線條的大小疏密關系,下筆墨色之外的留白,必須平均勻稱。
凡是左右兩部分合成的字,點畫之間要互相呼應,結合成的字體才自然。而上下兩部分構成的字,書寫時則要先看其形體的大小寬扁,作合理的安排,以求穩定。
同時,為了避免字形呆板,筆畫大小,型態應稍作變化,以求生動。但無論字的形體如何變,其中唯一不變的是字的重心要平衡穩定。
總之,字的結構要注意疏密勻稱,筆畫照呼應,重心穩固,只有平常多研究,仔細觀摩他人之長,不斷進步,勤練之后,字形自然就端正工整了。
六、要養成一個好的書寫姿勢1、書寫的姿勢,以自然舒適為原則,一般以坐姿為主,練習到一定程度,為照應全局,也可采用立姿。寫小字以坐為主,寫大字需站立,以便揮毫。初學者要注意身體坐直,肌肉放松,胸膛離開桌緣,手肘自然向外張開,兩腳放平,頭部保持端正,身體略向前俯,通常是一手按紙,一手執筆,兩眼直視筆端,眼睛馀光關照紙面。
2、執筆書寫時,要注意“指實掌虛”的原則。
拿毛筆與拿鋼筆不同,毛筆筆管要拿直,用大拇指第一節按住,食指向內押,與拇指相對用力,支持筆身;再以中指向內鉤,無名指指甲上方抵住筆管,以求力量調和;最后小指緊貼無名指,力量可以相制衡。每個指頭各盡其力,實實在在,是“指實”;而執筆時,手指屈曲,掌心空虛,運筆才會靈活,是“掌虛”。
執筆寫字還要注意腕法,腕法分為枕腕,提腕,懸腕三種。腕,肘同時平放於桌面的是枕腕法,適合寫小字;腕部懸空,肘仍貼住桌面的是提腕法,適合寫中楷;至于十二公分見方以上的大字或行草書,就要用懸腕法,腕,肘全部懸空,以求揮灑自如了。
3、運筆是基本點畫的書寫方式,其方法有多種,我們常用的是「永字八法」,按照它的筆順,說明如下
側法:就是起點。筆勢如飛鳥側面飛下,分作三折,最忌圓平沒有稜角.運筆時要側鋒,向右點下去,作一回旋的筆勢;等到墨汁入紙,再慢慢把筆鋒反提收起。
勒法∶就是橫畫.筆勢要中高兩頭下。起筆藏鋒向左上方入筆,再折向右行,過中點,至筆畫盡處,收筆要下按.寫時宜用筆心中鋒,使墨痕暗中凝聚,使筆毫正壓紙面,筆桿微向左傾。
努法∶就是豎畫。寫時逆鋒向上,再轉鋒而下,沉堅定地慢慢移下,最后稍頓,預備向上作挑筆姿勢。
趯法:就是挑筆。趯、和躍相同,指用筆有如跳躍的樣子,所以要先蹲住筆鋒,蓄勢出鋒,不可草率,應使筆鋒整齊,像銀一般美妙。
策法:就是向右而上的短趯。所謂「策」是打馬的鞭子,因寫字時,筆鋒仰舉向上,輕移不必太用力,暗中提轉,有如用鞭策馬的姿勢。
掠法:就是向左一撇,又名分發。像梳子梳掠頭發,要迅速出鋒,向左撇過去,送到筆鋒盡處,用筆心收束;不能瘦弱無力,也不可像使用刷子橫掃似的。
啄法:就是向左短趯。所謂「啄」,是下筆;紙,停鋒即出,像鳥兒啄物的樣子,所以運筆宜迅速。
磔法:就是向右而下的「捺」,磔,現在叫「捺」.下筆寫右捺都是兩停,用仰筆尖鋒寫來,虛回作結,留有筆意。
事實上,運筆方法不只這八種,且各種又有些變化,以上所述是經常使用的,基本點畫掌握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一般情況下,我們初學書法應從楷書入手,進一步再練行草書,行書的實用性很高,流暢自然,寫起來來靈活,重視筆斷意連,運筆一氣呵成。行書代表是王羲之的書法字帖,是很好的臨摹范本,線條大方美觀,便于臨摹。
王羲之圣教序、趙孟頫、董其昌都非常適合初學者臨習。初學者不建議學草書。
總而言之,練習書法,非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要循序漸進,多看,多悟,多練習,多變通,功力日深,就可脫胎換骨,漸成自家之風采!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學習書法要多走出去,參加各種筆會,多交流,切不可閉門造車哦!
如何握筆,這點很關鍵,在這里再強調一下,示意圖如下:
附習作兩幅:
楷書示范
行書
草書斗方
池威,八零后,現居武漢。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曾供職于湖北省文聯書法報社,現就職于長江文藝出版社。尤工小楷,簡靜自然,《心經》小楷作品被多家藝術機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