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慢》 ? —木心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從前,很多人能夠坐在一起說心里話,談人生談理想;但是現在,不知是時代的潮流、學校家庭的教育還是社會的人情冷漠,而讓多少話埋在了心里,不會輕易對他人訴說。昨晚和兩位室友談了人生談了理想。可以說,迄今為止為數不多地敢表達自己的思想,好久沒有在他人面前吐露真心了。我們三個,各有各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些看法相似,但大多看法相左,但是依舊聊到了半夜。在現代這個時代,對我而言,這種坦誠相待,推心置腹的感覺真是久違了。那你呢?
從前,人的資源有限,比如一個人一生也許只能看幾本書,但是卻能僅僅因為這幾本書,解決了人生大多數的困惑;但是現在,信息爆炸,人們可以得到任何自己想得到的書籍,如果你喜歡,你可以閱讀成千上萬本書籍,但是很多人選擇了不讀書,或者盲目讀書,真是浪費了這么好的信息時代。還不如將一本《道德經》讀透,那你的人生許多困惑就解開了。
從前,談感情要用書信,異地也許十天半個月的時間才能交流一次,所以每一次都很用心很用力地互訴衷腸,等待的時間反而更讓人思念和珍惜;但是現在,有了電話微信,實時通訊卻讓更多的戀人產生了更多的問題,比如沒有冷靜地思考,很多傷人的話就因為情緒沖動而破口而出;比如人都是犯賤的,什么東西多了之后反而不會珍惜;比如手機成了約X神器,玩弄感情。現在的95后應該已經經歷不了以前書信的時代了,我很幸運,初中高中的時候與喜歡的女子有書信的交流,那種等待和期待的感覺,提筆傻笑的感覺,無與倫比。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不,也許還不夠。
從前,生活節奏很慢,你可以休閑地享受閑暇時光,也許只是單純地發呆而不會感覺愧疚;
從前,鄰里之間都相互認識,茶余飯后附近的人都會出門納涼閑聊,孩子在街頭巷尾嬉戲玩鬧;
從前,沒有手機,需要面對面交流,很多人可以坦誠相待,很多事可以當面解決,人情味十足;
從前,資源很少,但是人們可以過得很開心很知足,現在資源多了,反而無從選擇不珍惜;
從前,在路上的時間很多,現在路上的時間減少了,可是人卻說自己沒有空閑的時光了;
從前,是個“少”而“富足”的時代;現在,是個“多”而“匱乏”的時代;
從前,是個安靜、舒緩、溫情的時代;現在,是個急功近利、沒有人情味、節奏快得窒息的時代。
科學技術是在進步,但是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外在的富足永遠掩飾不了內心的空虛。
而我不想隨波逐流,只想遺世獨立。也許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和不理解,但是我不想爭辯,只想行動。時間會說明一切。還有,一以貫之,少即是多。
一個原則:工作要快,生活要慢。慢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你究竟在著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