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第三天,為逃離一場不愉快的權力之爭,女兒跟著爸爸出游,接受一次視野和頭腦的洗禮。
昨天回到家睡了一天,我知道出去旅游很累,她的心也有點累,需要有個調整的過程。我也在心里對自己說,讓她靜下來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學習,情緒……
心里竟然真的也淡定了許多,這些天因為和媽媽接觸的多了,越發覺得她老人家有時的好意,自己不但不領情,還從心里排斥和反感。雖然能理解但有時真的會煩,經常控制不住的強詞奪理,態度也很惡劣。感同身受到這種不舒服,想到自己疊加到女兒身上的可能會更多,我幡然醒悟。
初二的暑期,女兒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個性,雖然心里不斷的否定這種感覺,但真實的小有叛逆的行為確實存在。有些時候真的很令我抓狂,更會有一種無力和無奈感。試著讓自己放松,讓自己放下,但大多時候心里還是很窩火。
我極力克制著自己的情緒,努力給她空間讓她自己去感悟,去成長。雖然偶爾還是會有些許的不快,但我從她的言行看出她已經在慢慢平復自己的狀態,也從細微處感受到我對她的包容。
昨晚我故作神秘的問她,你猜今天誰給我打電話了,她比較淡定的問誰呀?我裝作興奮的說,復習班的徐老師啊,打電話說想你了,她貌似無謂的表情,神情也瞬間有了些許的冷淡。我輕描淡寫的說,之前的事做的確實不很合適,你明天去和老師簡單的道個歉吧。她簡單答應了一聲,算是應允了。
去復習班上課,她竟也會出現強烈的排斥,接二連三出現故事,讓我對自己來說服她缺乏信心,而且已經沒有什么新鮮感。我努力和她拉近距離,尋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來突破,看起來她似乎答應了,盡管很勉強。我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氣,覺得雖有點小孩子脾氣的女兒,終歸還是懂事的。但今早的一系列表現,還是讓我在有了最壞的打算之后,如履薄冰的緩緩走過·····
一大早我就喊她起床,女兒依然像暑假的每個早晨一樣,答應一聲繼續睡去。我等了一會又去敲門,里面傳來不耐煩的聲音,我靜候門外聽動靜,但沒聽到我所期待的起床聲。提前把早餐端到桌子上,我忍著性子極力用平和的語氣提醒她快到點了。
又過了五分鐘終于起床了, 眼看著時針一刻不停的走動,我心里急得上躥下跳,嘴里卻柔聲的催促她快吃飯。簡單洗刷之后,例行公事地吃了兩口,忍著不悅我沒再多說。暑假的早餐從放假起我就一直是被動的狀態,無論是豐盛還是簡單,在她哪里幾乎成了擺設。
我在客廳度日如年的等候她在自己的房間做準備,只是幾分鐘的光景在我心里走成 一段人生。不知從何時起,我把自己推到女兒的風口浪尖上,女兒有關學習及生活的種種,總會不經意的碰撞到我敏感的神經,至此,我和女兒一路精心營造的親子關系出現裂痕。
因為我的一次次越界,侵犯了本該屬于女兒自己把握的成長節奏,女兒對我的說辭有了一定的免疫力,而我在女兒面前暴露的更多的是狹隘和片面。
聽見女兒推門走出來,我趕緊拉回思緒,急急的迎上去,想表達一下我對她理智而合作的行為的贊賞。女兒倒是很平常的樣子,仿佛之前自作主張隨意不去聽課的不是她, 今天只是像往常一樣去上課而已。看到我欲言又止的樣子,她心里明了的擺了擺手,和我簡單招呼一聲就走了。我一顆懸著的心平穩著陸,暗暗慶幸自己沉住氣,耐心等著她按自己的節奏向前走。
有些時候,我們明明知道要去尊重孩子,卻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物品,想去強行灌輸那些所謂的經驗和教訓,逆孩子的成長強加于他們很多東西,激起他們奮起反擊的力量。或者真的改變也沒什么很難,尊重孩子,給孩子自主權,學會閉嘴,學會控制情緒,學會放低自己的身份,以另一種姿態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有同理心,用一顆心的溫度去柔軟另一顆心。
我相信孩子一定會感受到這些細微的變化,依此改善我們的親子關系。 愿我們家長能真正體恤青春期孩子的迷茫和焦躁,用我們足夠的愛心和耐心,用我們極致的包容和大度,陪伴孩子走過這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