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上羚羊?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青稞酒,藏語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產的一種主要糧食——青稞制成的,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是藏族人民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jié)、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必不可少。酒色淳凈,清香撲鼻,酒味綿長,烈而不醉人。它夏能提神,冬能驅寒,讓人難忘。
青稞酒堪稱“藏式啤酒”
青稞酒主要是藏族、土族等民族的民間傳統(tǒng)酒精飲料,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及云南等地藏族、土族聚居區(qū)。
高原盛產青稞,青稞是大麥的一種,粒大皮薄,釀出的酒口感微酸,類似啤酒,有“藏式啤酒”之稱,是藏族同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也是歡度節(jié)日和招待客人的上品。酒精度約20度;其頭道酒色透明,味最濃;二道酒味薄,一般混合飲用。
“三口一杯”的喝酒習俗
藏族人民在敬酒、喝酒時有不少規(guī)矩,這一點與其他地方有很大區(qū)別。在逢年過節(jié)等喜慶日子飲酒時,如有條件,應采用銀制的酒壺、酒杯。此外應在壺嘴上和杯口邊上粘一小點酥油,這叫“嘎爾堅”,意思是潔白的裝飾。
主人向客人敬頭一杯酒時,客人應端起杯子,用右手無名指尖沾上一點青稞酒,對空彈灑。同樣的動作做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連續(xù)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給你添上一次酒,當添完第三次酒時客人就要把這杯酒喝干。
另外,主人招待完飯菜之后,要給每個客人逐個兒敬一大碗酒,只要是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謝絕喝這碗酒,否則,主人會罰你兩大碗。飯后飲的這杯酒,叫作“飯后銀碗酒”。按理說,敬這碗酒時,應該需要一個銀制的大酒碗,但一般也可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
藏族同胞的青稞酒文化
唱祝酒歌也是藏族人民最有意義的普遍習俗。藏族同胞有一句笑話:“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驢子喝水。”誰來敬酒,誰就唱歌。大家常愛唱的歌詞大意是:“今天我們歡聚一堂,但愿我們長久相聚。團結起來的人們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災!”祝酒歌詞也可由敬酒的人隨興編唱。唱完祝酒歌,喝酒的人必須一飲而盡。
在西藏,人們都喜愛飲用青稞酒,這個習慣至少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西藏地處高原、氣候惡劣,農作物品種很少,青稞即是其主要農作物之一。由于西藏長年氣溫較低,飲酒有助于身體健康,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飲酒習慣。
在歡慶節(jié)日,親朋聚會或集體勞動之余,喝酒喝得起興,就隨時隨地可擺酒場,在場的人圍成舞圈,在圈中央放一罐酒和18只龍紋大碗,人們跳一陣舞就停下喝一陣酒,也有的在舞圈設下酒卡--由某位老人斟滿酒守候著,跳舞的人每經過這里,必得滿飲三杯才能放行。酒場輪流勸酒,絕不輕易放人過關。酒歌也不僅為勸酒而唱,而是喝酒就要唱歌,認為“如果酒沒有歌,那就像清水般沒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