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8日學習小結。
兩只妖股
新京報快訊:據深交所網站消息,7月28日,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被采取強制措施的公告。
往前追溯,在2015年的3月24日,靠視頻業務起家的暴風科技登陸A股創業板,隨后便創下了40天36個漲停的記錄。2015年5月,暴風集團股價達到最高點327.01元,市盈率超千倍,總市值高達408億元,馮鑫的賬面財富也超過了100億元。
“邏輯思維”和“得到”的創始人羅振宇,在2015年12月31日晚其第一次的《時間的朋友 2015》的跨年演講中提到“兩只妖股”暴風影音和樂視。他的觀點是:“樂視和暴風影音,一半是產業,一半是資本。暴風影音和樂視是新物種,不能用傳統的是非看待。”
那么,另外一只妖股“樂視”又如何呢?樂視網(300104)在2015年的不除權最高股價達到過170.03元。現在是1.69元。
倒霉的羅振宇
由于暴風影音的事件,熱心的網友翻出了羅振宇的舊賬,他曾經在公開場合夸獎過的諸多企業,比如黃太吉煎餅、錘子手機、ofo小黃車都倒閉或者岌岌可危了。
于是,羅振宇被網絡浪潮淹沒了,罵聲不絕于耳。
他是否該被罵呢?草莓爸爸覺得:該罵,沒有任何問題,不要不帶臟字就可以。
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權利,既然羅振宇有權利夸夸其談,甚至他的跨年演講還是賣票收費的,那么確實說錯的情況下,大家也是可以自由批評的。
我為什么說是“倒霉的羅振宇”呢?因為他現在背負的罵名似乎成了只要他力挺過的企業都倒霉或者倒閉了,而這并不是事實。
幸運的羅振宇
有一種現象叫做孕婦效應,意思是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注而讓你覺得是個普遍現象。典型的例子就是當人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身邊有很多孕婦。我們說的俗語“說曹操曹操就到”也是類似的效應,當我們提到一個名字這個人沒有出現我們是不會留意到的,而這個人如果真的出現了你會覺得好巧啊,“說曹操曹操就到”。
羅振宇力挺過的企業那實在是太多了,因為他的節目本質上就是鼓勵創新的,只要是有一些創新的企業,他都會力捧一下,美團他也夸過,嘀嘀他也力挺過,不是都活的非常好嗎?
據統計90%以上的公司都活不過第三年,而羅振宇力挺的很多企業在他力挺的時候都還沒有到第三年,所以大部分最后都沒有支撐下去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就好比讓羅振宇在一個黑箱里找10個球里的唯一一個顏色不同的球,就算他知道多一點外界提醒,每次都找到是很難的。
拿羅振宇自己來說,他的創業項目《邏輯思維》其實開始階段也不容易,賣月餅賣書活的很艱辛;可是到了《得到》這個階段,可以說是非常幸運和成功了,他怎么沒有把自己公司說垮呢?
自己打臉的羅振宇
前面說的事情都是羅振宇對一件事物的預測錯誤了,這樣的錯誤對于所有的表達者來說,都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我再說說我知道的羅振宇自己前后不一致的事情。
《邏輯思維》剛開始的時候,羅振宇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U盤化生存(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提倡個人崛起,說每個手藝人都可以自己養活自己。
后來呢,他本人成立了公司,并且做的風生水起。
我可不是在落井下石。恰恰想法,我要表達的是:商人不按照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做事是非常正常的。對于商人來說,只要不違法,他們是可以為了利益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
這也沒有多少的不道德,人的想法本來就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的,商人也是人。只要是寫在合同里的內容,他們也有有權利作出改變的。
對自己負責
前面的文章《拒絕被信息操控》里,我其實就是希望告訴大家,我們存在的環境里,充斥著各種主動和被動的謊言,每個人都應該自己學會甄別。
有的謊言違反了法律,當然會得到應有的制裁。可是大部分的謊言,或者通過巧妙的偽裝,或者是無意的,根本無法被法律所約束,這些信息就需要每個個體自己去選擇性的接收。
“暴風影音和樂視是新物種,不能用傳統的是非看待。”有人據此聽出的信息是:這兩只股票還會漲,于是大局買入,最后賠了錢。然后他們在今天可是逮到機會批判羅振宇了,是他當年的話導致我賠錢的!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U盤化生存”提倡個人崛起,有人因為這個概念辭職了,渾渾噩噩幾年也許從內心回到了職場,發現晉升之路已經關閉,浪費了青春。然后他們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職責羅振宇忽悠了自己。
關于股票,我覺得羅振宇真的沒有明確的意思建議買入;關于個人崛起,我覺得羅振宇真的有很明確的暗示讓一些人辭職單干。不管哪種情況,我在文章開始都說了,可以罵,應該罵,只要不帶臟字,都是受害人的自由和權利。
但是,罵一罵有什么用嗎?
這次羅振宇因為暴風影音躺槍上了熱點新聞的事情,給我深深的體會是:很多人不愿意獨立思考,最后把自己失敗歸咎于別人。
歸咎于別人當然可以讓自己獲得一刻的安寧,可是之后呢,不會有任何改變啊。
所以,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呢?這個消費盛行的時代里,有太多的信息操控,太多的善意謊言。大家源源不斷的焦慮感是哪里來的?買房,學區房,孩子上學,名校,升職,婚姻,愛情,養老,豪車,名表,包包,這些詞匯在各個媒體上飛來飛去,制造者焦慮,然后刺激大家打開錢包去緩解。
緩解焦慮的方法
我認為緩解焦慮的方法只有一個:持續行動。
只有當我們堅持不懈的去做一件事的時候,自己的內心才能獲得安寧。只要這件事是一件積極的事情就行,可以是讀書,寫文章,做手工藝品,等等。只要是磨練心智的事情都可以。
我在讀博士的階段,每天都充滿了焦慮和恐慌,不知道是否能夠按時畢業。但是,當我開始踏踏實實行動起來,積攢數據,寫每一頁的文章,直到看著paper一篇篇發表出來,才擺脫了那種焦慮。這種焦慮會讓我做什么事情都想要拖延,于是,不管不顧的先開始,再持續起來,就成了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
今年2019年的1月1日,我許下了一個宏愿,要堅持寫這個公眾號,記錄女兒小草莓的學習生活,和自己的心智成長。我就這樣開始,堅持到了今天。這都要感謝一位老師的鼓勵,他是我持續行動的導師:S老師。
我在2018年的年底有幸見到過S老師。之前我讀過S老師的書《刻意學習》,里邊記錄了他如何借用數理學科的概念工具去思考和破解個人成長的問題,受益匪淺。他還一直在帶領有學習意愿的同學們學習英語,一起讀書,一起成長。那時候談起我想做公眾號的寫作,老師告訴我,開始行動然后持續行動。
S老師作為持續行動的專家,不僅自己一直在寫作,而且帶領上千名同學一起學習,突破個人成長的瓶頸。最近,他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了第二本書《持續行動》,預售價格34.40元。
作為一本書,只能告訴我們S老師的方法論以及他過去都做了什么。具體的行動,必須是每個人自己實施的。本文的標題只是一個玩笑。我不會制造焦慮,也不會信息操控,我要明確的說,買了這本書,讀了這本書,也不意味著就自動可以做到“持續行動”了。
我們需要升級自己的認知系統,不管不顧的找一件練心智的事情,然后自己真的行動起來。
最后,如果你有興趣購買S老師的新書《持續行動》,請掃描下方的二維碼。一定會讓你覺得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