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1天的學習我收獲了很多,下面我就來說說我感受到的幾個輕松和改變:
一、10分鐘視頻設置
在課程設置上,每天只有只需要花十分鐘就可以學會思維導圖,既輕松又容易抽出時間,不像其他的課程,至少30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的一個長時間段,現在大家的工作都很忙,下班回家還要照顧孩子,就很難抽出這個時間,斷斷續續的聽課,沒有邏輯,有時候聽了后面前面的內容已經忘記,又得從頭開始聽,聽到后面就沒有興趣,幾次下來就放棄了,所以10分鐘比較短又容易抽出,不會有壓力。
二、不固定時間聽課。
每天十分鐘視頻,老師錄好視頻發到荔枝微課的網站里,讓我們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聽課,不需要固定時間聽直播。
三、進階式的課程設計
從關鍵詞到收斂詞,從思考方式到思維模型,從如何運用到如何創新,沒有任何限制,像上石梯一樣一階一階激發我們的思維。
四、游戲化學習方法,闖關設置
這體現在作業的輕松里,雖然每天的作業珊珊老師都要求在24點前交,但是每次都會放寬條件,在第二天點評作業之前交都算闖關成功,尤其是每天的闖關海報更是一種激勵,每次看到闖關成功的海報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五、陪伴式的學習
每天珊珊老師都會在群里問我們學習上有什么疑惑,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拋到群里,老師會為我們答疑解惑,每次提交的作業珊珊老師都認真點評,給我們提出意見和建議并且給予鼓勵。
兩個改變:
一、從原有思維不會畫畫就不會畫思維導圖的誤區,其實不會畫畫也沒有關系,利用簡單的圖形,把頭腦里的情景繪制出來,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使自己的思維得到了升華,把以為的不可能在某一瞬間激發,然后去行動,去創造,發現和培養,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另一種可能。
二、以前用思維導圖,從來沒想過他有什么樣的邏輯,只是運用它來作為記筆記的工具,把我所需要的知識點記錄下來,后期好進行復盤。可能是年齡越大,越忘記了自己小時候學習的那個過程,其實我們在小時候的學習過程中也是從詞語,句子再到段整篇文章一步一個腳印學習起,但是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已經忘記了這樣的過程,我現在看書的時候比較功利,學習知識也碎片化,完全沒有邏輯。然而在這21天的課程當中,健文老師一直在強調思維導圖,注重的不是圖,而是思維。上完課后讓我有了思考,我的學習真的是有效的嗎?知識真的被運用了嗎?也讓我有了想改變的愿望,利用導圖去建構自己的思維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