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三夜
氣質,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質,是相當穩定的個性特點。也指人的風度;模樣。
正如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所說:“美只愉悅眼睛,而氣質的優雅使心靈人迷。”
氣質,才是一個女人最值得修煉的高級美。
1、真正的氣質是歷經亂世,卻依舊從容優雅
知乎上有人曾問:你見過最有氣質的女人是什么樣的?
有個高贊的回答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楊絳在《走在人生邊上》寫道:
“我站在人生邊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人活一輩子,鍛煉了一輩子,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績。能有成績,就是不虛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離開人世了。靈魂既然不死,就和靈魂自稱的“我”,還在一處呢。”
百年歲月,在滾滾紅塵中,不過是一粒砂。
世間再無楊絳,但卻留下了她的文字和她的風骨。
2005年,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一位95歲的老人仍舊為了探索人生的意義而讀書,與外界接觸不多的她,仍舊筆耕不輟,寫下了:
我和誰也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在追名逐利的時代里,她卻保留一顆淡泊之心,雖歷經風霜,卻堅韌獨立。
她從書香氤氳的年代走來,又用從容淡雅的筆觸描繪世間百態。
她被自己丈夫贊譽:“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從出生到辭世,楊絳先生橫跨了一個多世紀,而歲月卻從未敗過她的風華。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最美的氣質,是她的優雅與人文情懷,如同明火,點亮自己,也點亮他人。
2、氣質,是一個女人最高級的性感
在女演員中,湯唯算是大器晚成的那一類。
出演過不少影視劇,因《色戒》成名,卻又遭到封殺。
30歲,事業才剛有起色,卻好像又跌落谷底。
面對人生的崩盤,她選擇遠赴英國留學,為了自己的生活,她每天抽出2個小時出來賣藝,做街頭另類時裝秀,用油彩在臉上畫出京劇臉譜等去賺取日常開銷。
剛去英國那會兒,湯唯的英語說的并不好,況且,學習英語并不是一件簡單速成的事,為此,湯唯對自己學習也比較苛刻,她給自己找了一個培訓班專攻英語,還設了一條規矩:
除了與國內的人聯系,其他時候絕不說中文。
面對人生低谷,有人自暴自棄,而湯唯卻是迎難直上。
正是靠著一種永不畏懼的韌性,湯唯不僅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也因為在倫敦打下了語言基礎,參與了《晚秋》的拍攝,還結識了未來的良人——金泰勇導演。
湯唯曾說:
“我改變不了環境,就只能去適應環境。因為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適者生存,人只有融會貫通,才能走得更遠。”
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被困難所打倒,也不要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每一次化繭成蝶,背后必經撕裂的疼痛。
曾有人這樣評價過湯唯:
“她的氣質是洗練后的遺世獨立,比起國色天香,她清淡的臉龐卻更令尋幽探勝者竊喜。”
一個有氣質的女人,她的魅力不在年齡,不在美貌,在于她氣定神閑的微笑,也在于她寵辱不驚的淡定,風過無痕的從容。
經歷過的,感悟過的,驚喜過的,憂傷過的,都沉淀在心。
3、氣質,是深入骨髓的善良
說起赫本,不難想到,高貴,優雅,美麗等詞語。
天使般的面孔,魔鬼般身材,見過她的人,都會驚嘆,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他更美的人了。
小黑裙、白襯衣、平底鞋.......
赫本留下太多的經典風格,超越時代卻歷久彌新。
而赫本也塑造了無數經典的電影形象,《羅馬假日》里高貴優雅的安妮公主,《窈窕淑女》里的典雅清純的賣花女等,她的一生一共獲得了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也是唯一獲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青銅雕像的人。
1929年,赫本出生于一個比利時的貴族后裔家庭,6歲時赫本寄宿在一所貴族學校,10歲開始學習芭蕾舞,她一生的氣質,可以說與生俱來。人人都羨慕奧黛麗.赫本年輕時的模樣,但我更愛她年邁、歷經世事后,依舊保持內心的純善。
赫本一生感情坎坷,但她熱愛孩子,也熱愛生命,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幾年,赫本把自己的精力全情投入到孩子身上,她親赴拉丁美洲和非洲,時刻關注貧困地區孩子的生存現狀。
她開始為孩子們吶喊,呼吁和募捐并投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定期舉辦一些音樂會和募捐活動幫助貧困區兒童。
直到生命終結,赫本始終都在為兒童的生存權利而奮斗。
赫本的氣質,不僅僅來自她的美麗與優雅,更在于她堅守內心善良的質樸無華,如一顆被歲月歷練,卻仍舊閃耀光芒的珍貴。
歲月從來不敗美人,氣質,是每個女人都值得修煉的高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