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經嬸兒
|慈禧|,葉赫那拉氏。出生于北京,是|咸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以太后身份執掌晚清朝政50年之久。咸豐元年入宮,封蘭貴人,六年生|同治|皇帝,進懿貴妃。慈禧這個名號是同治元年意思是“慈愛的母親”。
慈禧對自己的容貌特別的在意。
每天上早朝之前,起床之后,太監首先就把從羊湯里面提取出來的|羊脂|送到慈禧的梳妝臺前。她會輕輕用手指挑一點,放在掌心,讓它們微微融化,之后涂抹整個面部。她的手也要用羊脂滋潤,這個工作由旁邊負責侍奉的女仕官來代為完成。動作不是擦,而是輕輕怕打,直到完全吸收。拍打吸收的時間很漫長,不過效果看起來是很好。據慈禧的貼身女仕官德齡回憶,慈禧的手一直到70多歲都沒有斑點,而且特別的細滑。
然后,她會用一根鑲著金柄的|小玉棍|在臉上來回的滾動,有皺紋的地方要特別的加以照顧,有通行經絡的功效。
基礎保養之后,接下來就要擦粉了。
按照滿族的規矩,寡婦是不能夠擦粉的,這樣顯得很不忠貞。這點慈禧也知道,可是她從27歲就開始守寡一直到73歲,為了自己的形象也顧不得那么規矩,更何況她是一國女主,就是老祖宗定的規矩,她也是可以改的。
“我對我的形象很注意,每樣事情都要做到最好。你知道,寡婦是不允許用粉和胭脂的,但是處于我的地位,我就顧不得那么多規矩了。”
慈禧的粉是用米粉和鉛混合而成的,米是|新米|和褐色的|陳米|仔細研磨篩選而成,加入極少的|鉛|使粉撲在臉上不容易掉。這是極高明的技術,因為劣質或者過量鉛會使臉變黑,而米研磨的不夠細有會使涂上去顯得很假。慈禧的妝容現在看來是一種接近裸妝的效果,她追求遮瑕大于追求美白度,這也使她的妝容顯得很自然,看過了太多貴婦們白面口袋一樣的大花臉,女官們都對慈禧的化妝技術贊嘆不已。
太后用的胭脂更是不得了。她的|胭脂|是用玫瑰花瓣制成的,但是可不是隨便的玫瑰花瓣,要用顏色一致的花瓣才可以,深了淺了做出來胭脂的顏色都不會對。因此宮中太監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每天幫太后挑揀大量顏色統一的上好花瓣。挑選出來的花瓣要研磨成漿,過濾掉雜質,然后用當年的|新白繭|制成的絲綿墊完全浸透在玫瑰漿中,鋪在陽光下徹底曬干,這便是太后的腮紅和口紅了。
慈禧掌管著四億人民,同時這四億人民國土上的一切都屬于她。
因此她一生不知什么叫做節儉,雖然她要求手下的人要節儉。慈禧的衣服、首飾、衣料、鞋子要由六個太監分管,分類登記在各種冊子上。1894年,正是國難當頭之際,慈禧命人做了135件衣服,其中的一件|藕荷綢繡靈仙壽氅衣|,就花了四五百個人工。她每餐飯菜有一百余種,每道菜都是御膳房一絲不茍的做出來,不過她也不會每道菜都吃,剩下的都賞給皇后、皇帝、大臣或者太監等。一般人一天吃三頓,可是慈禧食量驚人,每天要吃六頓之多,其中她很喜歡的一道養顏單品就是飽含膠質的|銀耳羹|。那時候的銀耳沒有人工養殖,野生銀耳極其稀少,以通江銀耳為最好,即便是她每天只吃一小盞銀耳羹,也是需要御膳房的太監熬煮一夜得來。
每天用完晚膳之后,太后要用|雞蛋清|涂抹全臉。雞蛋清結膜之后,說話就會變得很困難,有宮女回憶說,慈禧整張臉不能動只有下嘴唇能動的樣子其實很詼諧,只是他們萬萬不能笑,否則,腦袋就要搬家咯。
睡前把雞蛋清洗掉之后,再涂上金銀花的蒸餾液。這是用金銀花瓣加入水和酒精,用文火蒸餾而成的,對皮膚收斂的效果不錯,慈禧每天晚上都會使用。
作為美容狂熱分子,慈禧對于|珍珠粉|的功效很相信,而且吃的十分認真。她每隔十天服用一小勺尖珍珠粉,就著熱茶一口吞下。她說:“珍珠粉是很重的,但是像我這樣服用少量,可以保持青春。它能夠使皮膚發亮,使人變得年輕。不過如果服用太多,或者服用太頻繁,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傷。”
慈禧駐顏術的另一個絕學就是喝人乳。
她從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喝人乳,堅持了好幾十年時間,每天都要喝半碗。一般會從滿洲士兵的妻子那里挑選,挑選出來的女子被帶到宮中,會受到很好的待遇,但是為了保證口感,她們吃飯也不能隨心所欲。這些女子有時候也會把離不開母親的孩子帶到宮中,因此紫禁城外就開始流傳,宮中嬰兒的哭聲是來自于慈禧和主管太監安德海的孩子。
慈禧活到73歲,一生愛美。她68歲時,美國女畫師卡爾為她畫像,稱贊她年輕美麗,看起來只有四十歲的樣子,慈禧聽了很高興。
慈禧生前敗敗敗,死后被挖墳掘墓,可謂慘慘慘。
她自己也絕不會料到吧。(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