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 and Sensibility, Pride and Prejudice, 簡奧斯汀好喜歡壓頭韻,讀起來也十分有趣,不知不覺在口里嚼了好幾遍~
喜歡李安的電影,他不刻意調動七情六欲,而在細節(jié)和“平常”中與觀眾共鳴。看他的電影,好像親歷古戰(zhàn)場,真實,卻又不是子彈馬上就在眼前的真實。距離給了觀眾必要的從戲劇中抽離的時間,鏡頭的細致與背后的心思又給了觀眾沉浸和探究的理由。他讓我想起海明威的冰山。在《理智與情感》里,李安的鏡頭有時給我一種“通感”的感受,英國鄉(xiāng)村非常美,但這美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高光濾鏡,在一片綠色中我能感到空氣里的濕和冷。夏天的鏡頭明快一些,有風吹過,風中有青草的和海洋的味道。
理智與情感,通常說理智指的是姐姐Elinor, 情感指的是妹妹Marianne。但我更愿意認為,理智與情感是在姐妹倆身上此起彼伏的兩股力量。
姐姐Elinor冷靜自持,情感內(nèi)斂,不得不說Emma Thompson 演技真好,從她臉上能看到Elinor生活的困難,情感的壓抑,還有真誠善感的心。從她的兩次哭泣,最后那場得知Edward真實婚姻狀況的哭戲看得我超心疼,都想穿過屏幕去抱抱她。理智與其說是Elinor本人,不如說是她面對外界必要的一件工具。父親去世,上有老母親,下有兩個妹妹,她是沒有權利悲傷的,在那個年代,隱忍低調才能生存,于是她接受了離開溫馨舒適的家,接受了新家太冷,接受了周圍人喜歡八卦一切,包括她的F先生,她的眉頭有時是會皺的,她也有不適應,但是她選擇壓下。在與Edward的相處中,她笑得最多,她當然愛他,心里也有希望,然而她不能表露,理智是她的外殼。但我覺得,Elinor的心其實是非常敏感的,從她的一舉一動,對別人情緒的關注中也能看得出來,在妹妹病床前的哭泣非常動人,在那一刻,她是剝?nèi)チ送鈿さ娜彳浀臅餮娜耍谷幻鎸α俗约簩τ谑サ目謶帧T谧詈竽菆雒鎸dward的哭泣時,她的理智一開始還繃著,壓抑已久的情感卻絕地而出,讓面具全面崩裂,這樣的時刻實在是非常動人。就像她對妹妹說的,她也是人,任何人面對痛苦的情感她都有。情感和理智開始勢均力敵在她身上平衡了,她可能依然個性安靜,卻有了勇氣和窗口去讓情感無阻礙地流淌。
妹妹Marianne則天真爛漫,熱情奔放,如果足夠幸運,有的人也可以一生保持這種狀態(tài)。然而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那么幸運,會遭遇挫折,有時過于年輕過于熱情,也就更容易被折斷。不管是布蘭登上校以前那位愛人,還是Marianne, 在感情的挫折中都嘗到了失去的痛苦。由于超過常人的熱情和感受力,她們的痛苦往往也超過常人。所以不難理解,Marianne之前為什么一直那么強烈的認為自己的處事方式是對的,對于感情,她相信熱情的浪漫,不相信“相敬如賓”,她問“Can the soul be satisfied with polite affection?”證明了她對情感的索求是強烈的,狂熱的。劇里多次出現(xiàn)Marry for Love 還是Marry for Money的討論,雖然電影里上校是我們敬愛的斯內(nèi)普教授,但是現(xiàn)實是他是比Marianne大一輪都不止的男人,有錢,她在電影中對上校類似于“依戀”的態(tài)度不像是愛情,而像是受傷后對于照顧者必要的依戀展示,讓對方可以更照顧自己,她與姐姐的對話中提到之前的戀情,語氣冷淡,她終于也學會了理智。最后撒錢的鏡頭,李安親自蓋章是Marry for Money的象征,姑娘笑得傻乎乎的,然而鏡頭的深意是殘酷的。
P.S. 不知道為什么, Elinor和Marianne居然讓我想起了黛玉和寶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