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憤青的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看新聞的網友評論,我認為總能找到同感,在這個地方你可以酣暢淋漓地發泄出來。
比如,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回到家鄉賣豬肉,大學生自主創業嘛,多好的事情。可評論里總有人說:早知道賣豬肉上大學干嘛?浪費!
比如,在大學里創業的同學,總有人對其冷潮熱諷:程總,又賺了多少錢啊......這頓飯該你請啊......
相信生活中每每發生這樣的事情,對于這些人而言,只要他們不理解的或者比他們優秀的人,他們都要挖苦一番。為什么總有人不愿承認,為什么總有人坐井觀天,用如此狹隘的世界觀來看這個世界呢?
我對狹隘的初步體會是在是學生時代。那時我們班有個和我關系不錯的同學,她叫小康,她家家境不錯,父母是企業經理,在我們市也算是步入小康的富人了。小康和我平日接觸的“富二代”不一樣,她不僅學習非常努力,人緣也非常不錯。可偏偏總少不了有些人的冷嘲熱諷:你說你家里那么有錢還那么努力干什么?到最后不還是要出國留學?
她時常向我傾訴,可我除了安慰,還在心底深深地為這些人感到唾棄......
到了假期我去公司實習,因為都是職場菜鳥,我和一位同是實習的同事很聊得來。有同事升職,很高興的一件事兒,她在同事面前恭喜個不停,背過身,卻在我面前露出鄙夷:切,就他那樣也能升職?肯定有關系有背景,不然,這好事兒怎么可能落到他頭上?
當你月薪五千后,你就會覺得那些用蘋果家族的人沒有裝逼, 當你月薪破萬后,你就會覺得那些拿著單反瞎晃悠的人也沒有裝逼,當你一個月能賺50萬后,你就會覺得那些奔馳寶馬飆車黨們也沒有裝逼。 很多時候當有人在聲討裝逼者時,真正的心態是這個東西你自己沒有,別人也不該有。其實誰也沒有裝,只是你沒有!這就是變狹隘的你!
一個人狹隘起來有多么可怕,不相信任何美好的事,看不得任何比他優秀的人,也就不會有任何希望,像冬天的草,只能慢慢枯萎。
前幾天和邵總吃飯時邵總說過:不要總以為別人比你優秀,你要嘗試和他們交談向他們學習,不然你一輩子也就只能這樣了......
如果你不想變得狹隘,那就不停地挑戰自己,把他人的成功當作動力,不停下前進的腳步,哪怕走得很慢很艱難,也要一步步往前走。唯有這樣,你的視野才會越來越開闊,才不會變成井底的蛙,才會是一個有趣又豁達的人,才會讓你的人生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