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物是人非、滄海變幻,然記憶流散,永遠被封鎖在故城里,而舊人,已散。
——題記
故城的生活節奏很慢、很慢,慢到喜歡上一個人要后知后覺,慢到忘記一個人的名字,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慢到舊人已散,便再無力挽回……
初識,我并未看到你的容顏,只聞你的聲音從我座位后面幽幽地傳上來。那時,小女孩的羞怯,讓我不敢回頭望你一眼,只聽那自信的聲音從我頭上飄過,傳到老師耳里,最終消失……我從未想過與你成為朋友,甚至不知日后會因為小心呵護這段友誼,而至不愿承認內心的喜歡。可是,冥冥之中,到底還是有一條細繩,綁在你我的手上,百轉千回,相識一場。
那時,小女孩單純,以為只要彼此加了QQ,說了話,便是朋友。我不記得以什么為契機,只記得當時我發了一句“我們是朋友了”,你回復我時言語里有抑制不住的高興。從此,我們便每晚約定時間聊天……那時的我,沒有手機,唯盼每天晚上父親回來,借他的手機,趕緊登陸QQ,等待聊天的小時光。當頭像閃動的時候,小女孩嘴角總不自覺地往上揚, 殊不知小小的種子早就在心中發芽,像水過無痕一般。
那些日子,手機還是按鍵的,我總是小心翼翼地敲打每個字,連語句后面的表情也再三斟酌,最終發出去,忐忑地等待著回復。那時,發出的話,無法撤回,也沒有表情包緩沖任何尷尬的氣氛,字里行間都是你我最真的小情緒,高興也好、傷心也罷,見字如面,無法隱藏。因此,當你問我為什么眼神不敢和你接觸時,我慌了手腳,只能在手機上不安發出“內向”二字。也許你看出字后面我的尷尬,便沒多問,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我倉惶地說了聲“拜拜”,便將手機還給父親,在夜里輾轉反側……
隔天,我坐在你前面的座位,像不小心弄壞東西的孩子。而你,和平常一樣,上課、學習、和同學暢談……我偷偷地松了一口氣,卻擔心晚上你是否還會找我聊天。那時的我,并不懂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愫,只一味將它歸為友誼。
那天晚上,我照常登錄QQ,一上線,便看到你發來的關于“如何和人眼神接觸”的信息。說不上是一種什么感覺涌上自己的心頭,癢癢的,嘴角抑制不住往上翹,先前的不安也在那一刻一掃而空。只是,你不知道和你聊天的這個女孩因為家庭原因而有輕微的恐男癥,根本就不愿也不敢和任何男孩對視,而我那時小小的自卑感,不愿將這個小秘密說出口。
后來,你似乎將我這種行為當做是女生的小靦腆,也沒再提起此事,像是小城夏天的風,吹過了,只在行人心上留下淺淺的痕跡。我們依舊每天固定時間,在網上聊著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卻不知彼此心中的那顆種子早已發芽,只是,你先察覺,而我后知后覺……
當看到你發過來的信息時,我慌了神,放下手機,又拿起來看了幾遍。“我喜歡你”毫無征兆地闖入我的眼里。當時,或許是因為多看了幾部言情類的電視劇,那些朋友變情人終成陌路的畫面一幕幕地從我面前閃過,我顫抖著,嘗試著蒙混過去:“我們是朋友,你當然喜歡我了。”對話框那邊,你似乎用從未有過的認真語氣,發來:“我喜歡你,戀愛的那種喜歡。”我徹底慌了,退了QQ,過一會,又上,顫抖著,回:“為什么,我們只是朋友,不是嗎?”
秒針滴答滴答,像是焦急的腳步聲,亦或是深夜未眠之人的嘆息聲。我握緊手機,等待那邊的回復。終于,你回了:“你經常笑,也不說臟話,很特別,所以我很喜歡你。”那時的我,總是在拒絕:“我們還是學生,我想以學習為主,不想談戀愛。”學生總是可以學習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絕一切的事情,這是作為學生的小慶幸呢,還是無可奈何呢?
那之后,我們依舊在網上無關緊要地聊天,誰也沒再提起之前的事情,只是有時你話語間的坦誠,還是會讓我的心悄悄地漏了一拍。但我很慶幸,你我依舊是朋友,無論世界如何變遷,我們的關系總不會變化的,你我之間總還是有聯系的理由,像看遍日升月落的小城一般,永遠有一條細線,綁著城里人的命運。
年少的我,大抵真的認為小城就是小城,不會變,城里的人也永遠不會走散。后來才慢慢發現,那到底不過是年少天真單純的幻想。
小城的建筑慢慢地被現代化,人們一心求緊跟時代變化,卻也沒人問一問它愿不愿意,就像女孩在成長時,無人過問她的心思。
我們的初中,就在小城漸漸的發展中結束,匆忙得來不及好好告別,也不能將最后想說的話好好說出口,最后只剩下在夏天傍晚微風中,被夕陽拉得好長的影子。
后來,你我上的是不同的高中,雖仍在同一座小城,但見面的機會少了,彼此的圈子也不一樣,共同的話題自然便少了許多。但那時,我一直相信,只要小城未盡,你我呼吸同一座城市的空氣,就還是有見面的機會,而且,QQ是連接我們的那根細繩。可是,在成長的路上,我們總會往不同的方向走,最終分道揚鑣,相忘江湖。
高中,我終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臺手機,我們在網上聊天的次數頻繁了,偶爾的小玩笑,讓我覺得回到初中時期。只是后來,漸漸少了聯系,甚至不聯系了,我總是想,你大概是忙于學習,沒空找我這個朋友聊天了吧。
在你沒有聯系我的時候,我習慣翻著好友欄,定位在你的頭像處,想打聲無關緊要的招呼,卻始終沒有發出任何一句話,或許是女生特有的靦腆、矜持,或許是我害怕打擾你,亦或許,你有了新的好朋友。可是,我從未想過你會消失在我的好友欄里。
那是10月份,秋風中夾雜著夏末的氣息。我翻看了幾遍好友欄,你的名字,不見了。我顫抖著,在添加好友處,輸入你的QQ號,備注上已經寫好了“你為什么刪了我”的問題,但最終還是沒有按下確定鍵,便把QQ關了。興許,牽著我們的細繩就這樣斷了吧,小城不大,卻也沒有聯系的理由了。
高中的生活,確實繁忙,我希望在學習中忘記你我以前那段小小的時光,可是卻總是在學習的空余,想起你的輪廓,想著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深陷題海戰術,想著你大抵將我忘了,想著……
漸漸地,我在沒有你的高中生活,習慣了晚睡早起,習慣了每天刷題,習慣了一成不變的生活……像極了一汪毫無生命力的死水。可是,偶爾也會有調皮的孩子擲出石頭,死水便泛起漣漪。
高二的某天,我忽然收到你的好友申請。我原以為自己忘了,但是當熟悉的QQ號再次出現在我的眼前時,那些小時光像碎片一般,拼湊起來,雖已破碎。我握緊手機,而后放下,嘗試做一張試卷,卻心如亂麻……我重新拿起手機,按下拒絕,在理由處寫下“我不想再被刪”后關機,放進柜子里。那時,我腦海里只有你我之間僅存的小時光……
再次拿起手機的時候,你的好友申請再次闖進我眼里,多了兩句留言“你從不主動找我。只要你還理我。”我微微地嘆了口氣,還是按下拒絕——對不起,我不想再被刪……
小城在不緊不慢地前進,而我不得不在高中成長中快速奔跑,像要將小城遺忘……但是,我忘了,無論自己如何向前奔跑,小城的一磚一瓦都在我的血液里,永遠分不開……
后來,高三的時候,大家都有了微信,你申請添加我為好友。我依舊猶豫,鬼使神差地問了朋友的意見。朋友輕笑了一聲,說:“有些事情久了,真的不必那么計較了。”
那時,我才知道自己只要有一個小小的借口,便迫不及待想找到和你有聯系的理由。只是,彼此添加了微信之后,你我卻也再沒有聊天,只是偶爾在朋友圈,我能看到你的近況。
小城承載著你我的青春,而最終,我們也在這座小城分道揚鑣。
大學,你我在不同的城市。城市太大,地鐵公交,再沒有在街頭巷尾偶遇的機會。但是,只要小城還在,我們總還有見面的理由。
大學歸家的第一次聚會,你沒有什么變化,我有點小慶幸,卻未覺心中情愫。
大二的圣誕節,你在朋友圈曬出照片——你終究找到你的女孩……
看到照片的瞬間,我頭腦一片空白,昔日的種種一遍遍地閃現,熟悉卻也陌生。心中有種道不明的刺痛感,想大喊卻喊不出口,最終不自覺化為眼角的淚水。那時,我終于明白——我對你從來就不是友誼,我喜歡你,很久、很久。只是,我始終沒有那份勇氣,去愛或者接受愛,將一切歸為友誼,就不會有失去的危險。而這,不過是我多年懦弱的小心翼翼,最終失去,卻無法忘記,只待在時光中磨滅。
我刪了你的微信,你的電話……不愿聽到你的任何消息。在假期聚會的時候,我也避開遇見你。小城依舊,而你我終究散了……
偶爾在朋友的嘴中聽到你的消息,我也只會假裝自己沒有聽到,未再參與關于你的任何話題。這段友情以上,戀情未滿的關系,就永遠留在小城,融入一磚一瓦中,任憑風吹雨打,再不被舊人提起……
小城帶著一群人的回憶,慢慢發展,城里的少年,緩緩走過,拉長了身影,在夕陽中消失……
文/黃依妮;圖/逍遙公子
作者簡介:黃依妮,現就讀于廣東師范學院,主修漢語言文學,大三學生。平時喜歡看書、聽歌、寫寫隨筆,習慣用文字來表達自己對某些事物的看法。
點評:那少年時,依舊重復;那少年事,不再重演。懵懂青春,愿彼此天真。
第三屆“新風度杯”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