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榮格文集,李孟潮老師提到了其中一個話題:秘密對于人的意義。在我看來,這個話題可以串起童年這一章的骨架。
這一章給我印象最深的關(guān)鍵字是:恐懼。在榮格十一歲以前,因為種種因緣際會,他為自己打開了一個隱秘的世界。恐懼是那個世界帶給他的主要情緒,除此之外,還有對于恐懼的探究。
恐懼的對象是與“耶穌”有關(guān)的模糊的概念。恐懼的產(chǎn)生源于幾個因素,一是有關(guān)耶穌“吃人”的祈禱詞,這個“吃人”的印象和葬禮上耶穌將死人“拿走”相互重合,讓小榮格意識到耶穌是會把人帶走的,而帶走的方式就是被那些衣著肅穆的黑衣人埋葬于冰冷的地下。葬禮與死亡相互關(guān)聯(lián),那么耶穌就是把人帶去死亡世界的家伙。由此可見,小榮格對的“耶穌帶走人”的恐懼實質(zhì)上是對死亡的恐懼。二是他曾聽到父親帶著恐懼和憎恨提起“耶穌會會士”,里面也含有“耶穌”二字。父親的恐懼深深地感染了他,以至于當(dāng)他看見一個黑袍及踝的耶穌會會士從家門口經(jīng)過時,嚇得藏了起來,且很多天不敢出門,他的恐懼甚至延伸到了那位會士從中走出的那片樹木繁茂的山坡。
對耶穌會會士的恐懼還有一個原因在于,他覺得那位會士的穿著是男扮女裝,而偽裝者必“心懷叵測”。同樣帶給他偽裝感的還有那些葬禮上的黑衣人,他們在莊嚴(yán)肅穆的表情過后緊接著就面帶輕松的笑容。這些黑衣人是耶穌“帶走儀式”的執(zhí)行者,且常常言必稱“耶穌”,他們和耶穌會會士一樣,是與“耶穌”有關(guān)的人,而這兩種人竟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偽裝。
有關(guān)生殖器崇拜的夢進一步構(gòu)造著他的隱秘世界,是他對于“吃人者”的探究。夢里母親的那句話(“對,看著他,那是個吃人的東西!”)讓他在耶穌和“獨眼樹樁”奇特怪異的形象之間建立了關(guān)聯(lián),并進一步傷害了他對耶穌的親近感和信任感。
上學(xué)之前,他孤獨的活在隱秘的恐懼中,從不向人提及他的秘密。一方面是基于“強烈的敏感和脆弱”,另一方面是內(nèi)心的“孤獨”。不知道他是不是想表達隱秘世界是孤獨的排遣?他說“知道母親會驚駭?shù)鼐芙^他的‘啟示’,不想因暴露自己而受傷”。這是否意味著母親不能給他提供自我暴露的安全感?那么父親呢?是否父親的“無能”讓小榮格覺得他無力承載自己的恐懼?
總之,他寧愿獨自活在恐懼中。
學(xué)生時代的玩伴給他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那個世界是坦蕩光明的(“美好明亮的白天”),卻讓他惶恐,他似乎因此而更加確信那個隱秘世界的真實,從而更加的分裂和恐懼。
他想從自然中探尋神秘的源頭,以期找到可與他的隱秘世界呼應(yīng)、共鳴的元素,他在自己點燃的火中獲取獨一無二的神圣感,他坐在那塊石頭上找自己。
最后,他終于有勇氣把那個神秘世界做出來,秘密的藏在文具盒里,那個神秘世界因此有了“可見的形式”。它原本是恐懼的來源,現(xiàn)在卻有成了安全感的依托。
這是不是因為神秘世界一方面帶給榮格恐懼,另一方面又讓他充滿榮耀和自信,因為他是獨享這個神秘世界的人。而當(dāng)這個世界有了具體的形式,其恐怖的一面就似乎變得可控,而它所承載的榮耀和尊嚴(yán)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
文具盒被秘密的安放在腐朽失修的閣樓之上,就像那個隱秘的世界被深藏在他心靈的深海之中,用以對抗現(xiàn)實的挫折和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