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意義的,是歷經時間過濾,沉淀下來的
01
在工作中,大部分時間,我們會看上去很忙碌,不過等過了一段時間,回過頭再看,好像也沒做什么。
只有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才能夠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經得住時間的過濾,沉淀下來。
聞思修也是這樣的,當我們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聞思修之后,就要回過頭來反觀自心,看看自己的變化在哪里?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哪些是通過聞思修沉淀下來的?哪些還僅僅停留在表層,未能深入?原因是什么?哪些是理解了,卻做不到,未能融入心相續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一定要讓佛法沉淀下來,變成呼吸間就能感受到的、存在的東西。也可以理解為氣息或味道,這個人,有一種出離的氣息、有一種慈悲的氣息、有一種空性的氣息、有一種清凈的氣息等等。
02
就像打磨一件玉器一樣,我們要向玉器本身動刀子,實修中,我們的自心就是這件玉器,所以,不要心疼自己,刀刀都要落在心坎上,才有用啊!
所以,無感的聞思修行,基本上就是沒用的聞思修行。沒有入心、沒有對心相續起到任何變化的聞思修行,也是無效的聞思修行。
大家要在實修上,堅持以終為始的原則,用沉淀在心相續中的狀態,來檢視聞思修行的程度,不到位的,一定要更加努力,更加精進。
大家千萬不要認為是我在修行,我要怎么樣,基于這個我作為主語的一切起心動念,都要拿掉、砍掉、消滅掉。
要把這個我、這個心,作為賓語,作為改造的對象,作為那塊兒玉,好好打磨。這樣做,叫做修心。修著修著,就明白了諸法無我,也就用不著那個我了,起心動念,都是利益眾生,成就佛果。
03
在深度上,除了思維,沒有更好地辦法。我們可以參考學習金字塔的理論。通過閱讀,只能夠保留知識的10%,通過聲音和圖片,可以達到20%。
通過示范,可以記住30%;通過小組討論,可以記住50%;通過實際演練,可以達到75%;通過教別人,或是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
在教別人方面,正是佛法所說的,法布施,往往能夠最大程度的得到法,受益于法。我們要嘗試講述佛法,利益眾生。
當然,一開始最常用的方法,是合上書,把佛法講給自己聽,或者是寫下來,寫給自己看。
在這里,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自己的問題,往往就是自心不能融入佛法的地方,也是需要轉念、需要改變的地方。
04
在馬上應用方面,就是佛法里所說的,聞法即投入實修,即開始應用佛法。沒有什么比使用佛法,更重要的了。
這和開車一樣,雖然我們會開車,但是很久不開的時候,再一開車就會生疏。
當我們圓滿了十萬遍、百萬遍、千萬遍心咒的持誦之后,本來已經將法融于心了。如果我們很久不再念了,不去串習,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生疏。
所以,沒有什么比使用我們熟悉的佛法,去利益眾生,更重要的事情了。因此,遇到可以使用佛法的場景,我們應該感到高興。
回到前面所說的,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是我們要在每一個當下,把所有的法,一切法,都折現到當下,折疊進當下。
在人間合十
20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