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樂主義至上的大學里,學霸多半是被視為“奇葩”一類的人:放著大好的時光不去造作,偏偏要去當書呆子,你似不似灑呀?
后來我逐漸發現一件事:除了天生就是努力學習的學霸外,還有一種學霸就是他們之前并不是學霸,只是到了大學轉了性搖身成了學霸,而這部分學霸所做的事情都是帶著目的性的。在這里,我要說的是第二種學霸。
學姐我就是屬于后者。
我從來都沒抱怨過學院里安排的早晚自修。相反,我很積極的參加,因為我知道我要利用這些時間,抓緊時間背單詞、做練習、一次性過四六級。此外,凡是自修課和空閑時間我都泡在圖書館或者空教室里,刷題、復習、整理筆記。不到圖書館閉館不回寢,寢室對我來說真的只是個睡覺的地方。凡是有比賽通知的,經過分析覺得自己能拿獎的比賽我都會去參加。那時候,我朋友圈的動態不是今天看了多少書,就是大晚上回寢室路上的風景如何如何,要么就是參加什么比賽拿了個什么獎。他們說:“不愧是學霸,你好拼啊!可是你為什么那么拼啊?”剛開始的時候,臉皮薄,不好意思說出真相,只能說笑著回答:“將學霸進行到底。”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真相就是:我要拿獎學金啊!就是這么直接。自打確認自己是名大學生以后,我就決定大學里一定要拿獎學金。怎么拿獎學金呢?硬性條件就是:專業成績要好、綜合素質測評要高、要有比賽獎項······于是,就有了上面我雞血奮斗的歷程,也就造就了我的學霸生涯。后來我才發現,正是大一時打下的良好基礎,使得后幾年的評優評獎上讓我占了不少優勢。拿著獎學金的我,偶爾也會在能力范圍內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剁手的時候少了猶豫和心疼。
哇,感覺就像是一個掉金錢眼里的學霸,那我跟你分享一個走文藝路線的學霸。
她是中文學院的學霸,人美氣質好,一股子文藝女青年該有的味道。跟我不一樣,她不在乎專業成績,不掛科就好;不在乎綜合素質測評,活動能不參加就不參加;不在乎比賽,因為沒興趣。這樣的她還是被稱為學霸了。因為表面的她啊天天泡圖書館,有空就看各類小說,做筆記做摘抄,得空的時間還在瘋狂的寫稿子給雜志投稿,每天就一標準的學霸模樣,你說她能不當學霸嘛?我曾問過她既然對獎學金不感冒,那干嘛還那么拼?她說:“獎學金太少啦,我想在大學期間出版一本自己的書來賺更多的錢,所以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出書做準備!”
啊,真是人各有志,跟她比我簡直是弱爆了。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因為積累的足夠多,她專業成績非常好,加上偶爾參加她感興趣的活動和比賽使得每年的獎學金名單里都有她;更重要的是,大三的時候這妹子真的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小說!旁敲側擊地打探到她的收入之后,我也算是徹底明白她說的“獎學金太少了”是什么意思,還真是。
除了天生保持優秀的學霸以外,想從一般人轉型當一個學霸其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為這意味著,你要一改以前懶懶散散的態度專注到你的學習中去,并且將這種專注的態度堅持下去。這種改變就像暑假的你以前每天睡到中午十一二點,現在突然要求你每天早上五點起來一樣,開始和堅持都很難。
我并不想鼓吹你什么咬咬牙堅持一下就好或者為了一個被模糊般定義為美好的未來奮斗一把,這些都太空虛了,給不了你任何動力,更談不上所謂的堅持。我想告訴你的是你不妨帶著實際性目的去做一些事,你可以是為了獎學金學習,為了能旅游學習,為了花錢不心疼學習。雖然這些目的和教育的目的想違背,可是對于你自身而言并沒有錯,甚至你不知道在為了達到目的所做的事情會在將來給你怎樣的回報。就像學姐,當初一門心思為拿獎學金而學習,哪知道竟是因為這些付出使得我有資格申請出國訪學的機會,在過五關斬六將以后拿到這個全額資助的訪學項目。這種意外的收獲是當初那個我不曾奢望的。那位文藝學霸也是如此,她簽約了雜志社,畢業之后基本可以不用太著急找工作的事。她本就有資本養活自己,又有一份自由的職業,何須迷茫未來。
你可以不是一名學霸,但是記得帶著你的小私心去做一些事,這會讓你做事擁有更多的激情和更久的堅持。好嘛?
學姐說的大學里的事啊,都是隨心而發。各位看官,不喜也請勿噴~
等風等雨等天晴,有酒有肉有少年,愿你此生縱情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