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王利珍堅持原創分享第812天
咨詢師:你今天來咨詢,想收獲些什么呢?(幫助來訪者明確目標)
來訪者:我最近和室友鬧翻了,現在有點后悔,不知道該怎么辦?
咨詢師:假設現在有奇跡發生,你希望和你的室友之間會有怎么樣的變化?(奇跡詢問,進一步明確目標)
備注:奇跡詢問傳遞這樣一個訊息,即“未來是可以創造和協商”的,讓我們把焦點對準“問題已經解決的未來”上。
常見提問方式:
1)奇跡式提問:如果有一天,你早上醒來的時候,有一個奇跡發生了,你是否會有什么事情變得不一樣了,那時你又會做些什么?
2)水晶球提問:如果你面前有個水晶球,可以看到(你的美好)未來,你猜你可能會看到什么?
3)魔法棒提問:如果你給你一支想象中的魔法棒,你揮動他你的家人就會發生變化,你要讓他們改變什么?
4)結局式提問:當你今天回家時,你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你想你的家里會有什么不一樣?你的家人對你會有什么不一樣?你們的關系會有什么改變?(案例當中屬于此類)
來訪者:我希望我們能夠和好如初,最起碼不要像現在一樣見面都不說話,這樣很尷尬。
備注:明確目標需要掌握三點,1)要以正向語言描述的目標,例如將“我不要如此痛苦”表述為“我會更快樂一些”;2)目標要具體,并具可操作性,能產生前后的動態對比;3)要是當下的目標,在求助者的控制范圍以內,從而增加可行性;4)對求助者來說是重要且想要投入的目標;5)從小步驟著手,以小改變帶動往目標遠景邁進。
咨詢師:你為了緩和你們之間的關系,曾經做過哪些努力呢?(咨詢前改變詢問,尋找已有的積極資源)
備注:咨詢師相信,來訪者來之前,不管有效與否,當事人一定采取了一些辦法,只不過在當事人被負性情緒困擾的時候,容易忽略那些自己曾經做過的努力或者有益的改變。這些解決方法,至少是他做過的,而且是在自然狀態下做的,比較容易鼓勵其采用并執行。
實際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當事人來第一次會談之前,即已經存在一些改變的事實。咨詢前的改變可以作為“例外”的一種形式。詢問的重點在于發生時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如何發生?效果如何?是否有所幫做?咨詢前改變時當事人既存的力量與資源。
來訪者:室友們在一起交流的時候,尤其他在場的時候,我曾經有意識的參與景進去,希望與他有個間接地交流,但是效果似乎不 好,單獨碰面的時候還是形同陌路。有時候想當面道歉,但似乎鼓不起勇氣,怕道歉也沒用。
咨詢師:嗯,的確,道歉是需要勇氣的,我相信很多人在面臨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會有顧慮,尤其是中國人講究面子,更是如此。不過,我覺得至少你又道歉的想法,這已經很了不起了,你愿意具體描述一下你們發生沖突的情景嗎?(贊許性技術)
備注:贊許常用于當事人表現出積極特征,特別是在調動內在資源的時候。贊許具有無條件性,要敢于挖掘亮點,當事人為解決問題而采取的任何具體行動,即便是在一般人眼里看來不好的行動,也是值得贊許的,畢竟這也是為達成目標而做出的嘗試。贊許能夠肯定當事人什么對他是重要的,肯定當事人的成功
及這些成功內隱含的力量;也許對當事人而言,有驚訝、戲劇的效果,能夠緩和氣氛。
來訪者:描述案例的發生經過
咨詢師:聽起來,這次矛盾的發生,也是一次意外,你對此有點后悔。
來訪者:是的,這個同學平時也蠻好的,雖然性格比較內向,會不多,但家庭不好,身體也不太好……
咨詢師:你覺得你吵醒了他,而且還對他發火,很不應該,你覺得很內疚?
來訪者:是的,我很內疚,很想緩和現在的關系。
咨詢師:運用刻度技術,10分代表很內疚,1分代表不內疚。
來訪者:大概8分的樣子
備注:刻度化詢問,也稱為評分技術,這類技術利用數值(1-10),將問題具體化,使行動具備有操作性,可以協助當事人以直接表達他們過去經驗的觀察,并評量未來的可能性
咨詢師:如果要讓這個8分減低為7分,你想第一個做出的改變是什么?(改變最先出現的跡象,小的改變是成功的一半,引發他的思考。小變變大變)
來訪者:我能主動為緩和我們之間的關系,但又怕他說我是窩囊廢。
咨詢師:你覺得可能可以做哪些事情緩和關系而不會被他看成是孬種呢?
來訪者:也許我可以主動和她點個頭,表達善意,或者找機會跟他說話,比如提醒他交作業之類的。
備注:相信小的目標和成功可以帶動當事人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動機,尤其是最先出現的跡象,如果曾經有發生過的例外,則行動起來更加容易。因此要激發求助者此時此刻可能發生的第一步小的改變,使之有所行動,從而帶動事件大系統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咨詢師:哇,你能想到這些真是太棒了,你打算什么時候去實施呢?(振奮性鼓舞,加強他繼續積極行動的動力)
備注:振奮性的鼓舞是一種強大的賦能技術,能夠給予來訪者肯定與支持,激勵當事人的自信心,營造正向、積極、樂觀、期待改變的氣氛。尤其是當事人找到了例外、解決方法時采用了這一技術更是格外重要。振奮性鼓舞首先是助人者發自內心的一種欣賞,是有感而發的,帶有熱烈的感染力。若把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結合起來運用,效果會更好。
來訪者:過幾天剛好有一門作業要交,可以借機提醒,但是如果他沒有感覺,不能意識到我的善意怎么辦?而且會不會讓人感覺很奇怪,很久不說話了,怎么突然提醒他交作業?
咨詢師:嗯,很好,也有可能,那你覺得如果是你的好朋友面臨類似的情況,也還可能怎么處理?(關系詢問,拓寬思路)
備注:關系詢問就是了解當事人關于重要他人對她、對事情或對于改變的看法。這類提問的意義在于協助當時站在不同的視角,看待解決問題的方案,特別是與自己關系比較密切者的角度。通過關系詢問的方式讓當事人發現他內心的正向性的社會關系脈絡,能夠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得到正向的鼓舞和支持。
來訪者:他是個很坦率的人,如果他認為真的是他的錯,他可能會以書面或者短信的形式直接道歉。
咨詢師:那你覺得他的做法如何?
來訪者:很直接,可能會讓對方感覺你和你真誠,但如果我這么做,會不會讓對方感覺到我是孬種?覺得我好欺負?
咨詢師:你會對別人向你表達誠意的時候進行嘲笑和諷刺?
來訪者:嗯,按道理不會。那我什么時候發短信合適呢?
咨詢師:嗯,時機的確很重要。你們的關系最近有沒有什么時候感覺似乎不那么僵?(例外性詢問,增進當事人的自信,從例外中找到方法,并將其放大)
備注:所謂的例外是指那些問題不存在,或沒那么嚴重的時刻,助人者協助當事人找出例外,引導當事人去看抱怨的問題沒有發生或沒有那么嚴重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找到例外,似乎就找到了一些希望,可增進當事人的自信與自尊。譬如:
來訪者:我室友是一個很挑剔的人,但同在屋檐下,又不能把關系搞得太僵,每次看到他,自己都覺的不自在。
咨詢師:那你室友有沒有不挑剔你的時候?
來訪者:大家都在討論某事情的時候,他表達了某個觀點,我表示認同的時候。
咨詢師:你覺得他那時候能感覺到你表達出來的善意嗎?
來訪者:好像能
咨詢師:你好好回憶,當你這么做之后,你們之間的關系有沒有什么不同?哪怕是一點點(EARS詢問,持續思考改進的辦法)
備注:簡言之,就是問有關正向的改變,引出并擴大當事人好的改變,加以贊許。
E(eliciting)引出:引導當事人講出發生了什么好的改變;
A(amplifying)擴大:詳細講述改變,首先要當事人陳述改變,然后說明改變發生時與問題發生時二者有何不同,在進一步探討這個有效改變如何發生,尤其是在有效改變中的角色。
R(reinforcing)增強: 贊許當事人在有效改變發生時所呈現的成功和力量
S(start again)再次詢問:還有什么是比較好的。
(英文配合板書)
來訪者:嗯,似乎沒那么僵了。。。也許我應該乘勝追擊。
咨詢師:嗯,很好,你今天思考了很多緩和你們關系的方法,回去之后在理理思緒,實施其中一兩種方法試試……(布置作業)
備注:作業主要遵循的事情景適應,在不同的情境下,只要有利于朝著解決方案前進,都值得嘗試。當然,要注意照顧求助者的情緒,在給予贊許和肯定的情況下,或是來訪者感覺輕松的情況下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