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一個簡友看了我一篇文章,給我評論說:“如果我之前遇到像你這樣讓人看清現實的人的話我或許現在寫的就不那么爛了,有個詞叫“捧殺”又有多少人被硬生生的吹捧而迷失了自我……說實話,我不覺得這樣做就是杠精。”
我看了評論之后,心中五味雜陳,然后我回復了他:“你不覺得是因為你不是作者,也不是給作者點贊評論的讀者,更不是推文的伯樂。我這篇文章里的diss只是小場面,我惹的禍在后頭。”
今天看到另外一個簡友評論了跟上面那個簡友相似的話,我又想到昨天看到一個簡友搞了個作品目錄,我想學她搞一個別人吃我瓜的吃瓜指南。
不同的是,別人的作品目錄有引言或者相關介紹,而我的吃瓜指南就只按時間順序貼一下我所說的我惹的那些“禍”。
1.一篇文章引發的battle
2.我在簡書的第一次舉報,甚至差點想退出消零派
3.我與消零派的故事——江湖再見
4.說說簡書的不足和缺點之撒嬌之人最好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上)
5.說說簡書的缺點和不足之撒嬌之人最好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下)
6.混更之我來當一回小學語文老師(一)
7.混更之評論中的眾生相
8.混更之我當小學語文老師(二)
9.混更之取關簡友預告
10.說說前天修改文章的后續
11.混更之我當小學語文老師(三)
12.一個“噴子”的自我修養
13.打破砂鍋問到底,孔乙己竟是我自己
暫時就這些了,后續可能會有增加,都是我不知天高地厚的荒唐言罷了,但我不后悔。望諸君吃瓜愉快,至于是非對錯任君評說,但是我該回懟的時候還是會回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