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空城 | 文
1
記得剛上大學那會兒,帶著好奇、懵懂、憧憬悄然的接受了這個自由又陌生的地方。
時間在這種輕松的日子里過得很快。再也不用在課室里從早待到晚,再也不會有把書和試卷擺在哪里的煩惱,也再沒有老師會把你當“親兒子”一樣管教了。
我覺得,這種日子,沒人不喜歡吧。
當然!我嚴謹點,你不喜歡你牛逼咯。
大一的日子匆匆而逝。期末考試的成績,也在暑假初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發送到了我的手機。
當時我正在吃早餐,然而看到成績的時候,如鯁在喉。
美好的日子似乎剎那間被掐斷了。
然而...
2
雖然收到“難以入眼”的成績單,心里偷偷難過了幾天,可是日子還是要繼續的嘛。只顧著享受生活的我,并沒有開始為下個學期的補考做準備。
臨時抱佛腳,已然成為了當時沒心沒肺過日子的唯一借口。
美好的日子總是很短暫的,新學期很快就到了。
回到學校補考的時候,發現很有幾個同學都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中槍”了,有一個還是我的老鄉。我知道他也是那種比較貪玩的,上課的時候經常就是玩手機,或者睡覺。
在考場上,沒有怎么復習的我,不停的左顧右盼著,你懂得。
不過,也因此被監考員用他那惡狠狠地眼神警告了幾次,嚇得我只能低著頭看著只寫了幾個字的白紙。
鈴響~
滿臉生無可戀的交了卷。走出考場看見了那個老鄉也出來了,不過看他的樣子很是輕松。
我走過去打招呼,順便問他考的怎么樣。
“還行吧,都答出了。”
“厲害啊,我就很懸了,不知道能不能過。”
客套了幾句,踏著“沉重”的腳步走回宿舍,滿腦子漿糊的我爬上了床,想讓自己清醒點...
3
在一次上課時,老師點到了我那個老鄉回答問題,本以為他肯定答不出,在我心里他還是那個跟我一樣掛了科的“差生”。
可沒想到得是,他不僅回答出了,還得到老師贊許。這倒是讓我小小的驚訝了一下。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好像真的不再是以前那個上課玩手機、打瞌睡的“壞學生”了。
每次老師布置的項目,他做的都可以拿到班級的前幾名甚至最好。不少同學都提出想要與他在一組做項目。
都覺得“與牛逼的人呆久了,想不成長都難啊。”
不得不說,這讓我有點兒“嫉妒”了。
為什么我們都是掛過科的人,從暑假到當時才幾個月而已,他怎么就可以變得那么徹底。
我覺得有些東西開始在我的心里慢慢滋生著。
4
我開始試著翻開最“重”的書籍,打開最“丑”的教學網站,學習最無聊的專業視頻教程。
我的心中有一股不服輸的氣,我們都是一個地方來的人,我怎么就可以比你差呢?我那時經常去到老鄉的宿舍,跟他們聊聊天,實則是去刺探“軍情”。
當我發現,我多次去到他宿舍的時候,看到他都是在學習,或者在做專業項目。
我明白了他現在擁有的,都是一點一滴的付出積累換來的。
不付出幾倍于他人的努力,怎么挽回當年肆意揮霍的時光
之后,我加強了自己的學習進度,想把自己之前浪費的時間稍稍彌補。
有人說,想要成功,你只要比你的競爭對手多堅持一分鐘,多進步那么一點點,多優秀一毫米,就夠用,就可以。
我說
你怎么能夠知道他人能堅持多久,進步多少。還不如做好自己該做的,只要發現自己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成長,那就是可喜的。
5
“攀比”這個詞,總是讓我們看到負面的東西。
兒女強迫自己的父母買手機、買電腦、買單反、買平板等等。
難道我們“攀比”的只能是物質上的東西嗎?就不能給點正能量,我們就不能與他人“攀比”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嗎?
如果用“攀比”物質追求的心,用來去“攀比”能力上的追求。我相信不需要多久,你完全可以很輕松的靠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得到物質上的滿足。
畢竟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都太低,稍稍努力還不是干倒一大片人。
給自己定下目標,看到自己正在不斷離目標越來越近,這真的是一件很奇妙也很有趣的事情,你感興趣就來嘗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