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命中的短板??——再不看三國就真老了(十四)

圖片來自網絡,向原作致謝。

張飛和關羽的故事,我愿意看《三國演義》,因為他們的故事,需要更多生動的細節去感知。他們的勇猛無敵,他們的豪氣干云,他們的悲情之死,甚至他們的桃園三結義本身,就蘊育出一個千古流傳的好故事。同樣的忠不負心,同樣的義不顧死,他們用畢生的情義和最后的決絕踐行了當初的桃園之盟,成為千古美談。《三國演義》第一章,就是三豪杰劉、關、張桃園結義。他們的相遇,是《三國演義》的開篇,他們三兄弟的相繼離去,也基本成了人們心中三國故事的終結。

三國讀到現在,劉備、關羽早早地就寫過了,特別是關羽,感覺三國第一篇就只能寫他,唯獨對張飛卻遲遲沒有動筆。總是感覺寫張飛的壓力太大了,張飛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他的故事人們都太熟悉了,加上他性格鮮明,快人快語,什么話都說在明面上,不知道怎樣才能挖掘出曲折新意,于是每每擱筆。然而,張飛終究是讀三國繞不開的話題,特別是張飛之死,每每想起,讓人唏噓不已。

張飛世之猛將,竟死于兩個“末將”之手。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性命被東吳所害,張飛在閬中,旦夕號泣,血濕衣襟,然后直奔成都,來說劉備東征,語出深情:“他人豈知昔日之盟?”劉備被其言所感,下定決心御駕親征,與張飛一道,為關羽報仇。張飛回到閬中,下令軍中,限三之內制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帳下末將范疆、張達因白旗白甲一時難以籌措齊備,請求寬限幾日,張飛已急火攻心,恨不能一日便到東吳之境,手刃仇人,寬限幾日?怎么肯允,還不容分說,將二人各鞭背五十,并揚言,若違了限,即殺二人示眾。張飛此舉逼范、張二人下手,趁張飛酒醉后以短刀殺之,并割其首級,連夜投了東吳。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可悲!真是“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閬地愁。”

其實,對張飛之死,前文已有多處伏筆,經常看似不經意地提到張飛酒后鞭撻士卒,就在張飛從成都辭別劉備之時,劉備還勸誡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將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

那么,張飛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張飛之勇——“長坂橋邊水逆流”

張飛,用魏國謀臣程昱的話說,“羽、飛萬人之敵也。”張飛的雄壯威猛,僅次于關羽。

小時候聽三國的故事,記住的往往是充滿神奇色彩的,就像現在的小孩看動畫片的感覺。關于張飛,最熟悉的就是他大鬧長坂橋一節了。一直以來,認為這是一個幾乎被神化的故事,現在讀《三國志》,才知道確有其事。只是,不如《三國演義》寫得生動。話說“張飛倒豎虎須,圓眼環睜,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單槍匹馬對著曹操百萬大軍厲聲大喝:“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栗。更有曹操身邊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張飛之語,真如“霹靂之聲,亦如虎豹之吼”,曹操回馬便走,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棄槍落盔者不計其數,人如潮涌,馬似山崩,自相踐踏。

羅貫中有詩贊曰“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張飛之義——“義釋嚴顏安蜀境”

張翼德義釋嚴顏,也是《三國演義》中的重頭戲。因為這一高明之舉,一來更加突出張飛只服忠義之人的性格,二來也說明張飛跟著劉備諸葛亮,自己確實也在慢慢地進步,在思考為將之道。

劉備進入益州后,與劉璋開戰,張飛與諸葛亮分頭行進,活捉了劉璋的巴郡太守嚴顏。張飛對嚴顏喝斥說:“大軍到來,為何不投降還敢抵抗?”嚴顏大義凜然,“你們無禮,侵占我們的州縣。我們州縣中,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大怒,讓拉出去砍頭,嚴顏依舊面色不改,還笑話張飛:“砍頭便砍頭,何必發怒呢?”面對這樣的壯士,張飛當然佩服,不僅釋放了他,還把嚴顏奉作座上賓。嚴顏感其恩義,許張飛“不須張弓只箭徑取成都。”嚴顏為前部,張飛隨后,于路關隘四十五處,盡是嚴顏所管,大家見嚴顏都降了,便望風歸順,不曾一場廝殺,張飛長驅大進,先于孔明與劉備相會于成都,立了大功,被任命為巴西太守。孔明為此事向劉備賀曰:“張將軍能用謀,皆主公之洪福也。”

張飛之智——“智欺張郃定中州”

《三國演義中》,還有《猛張飛智取瓦口隘》一節,張飛儼然一位沉著冷靜指揮若定的將軍,讓人甚至忍俊不禁,原來猛張飛也多心計也。曹將張郃來取巴西,張飛親自迎戰,初次交鋒,殺得張郃懼怕,50余日堅守不出。張飛不急不躁,每日坐于帳下飲酒,看小卒相撲戲謔,終于激張郃下山出寨,張飛一舉得了三寨,把張郃逼退到瓦口關,又借百姓之力,從關后突襲,大敗張郃。

張飛義釋嚴顏,一將傾心,邊城唾手得。又出奇謀用奇計,敗張郃,定了中州,也堪稱智勇雙全了。

張飛之急——桃園結義,都是張飛主動發起的。

說起張飛,想到老家常用一個詞來形容人“猛張飛”。這個“猛”字,有時候只能意會,還不好表述。首先這個人得性子急,不僅僅性子急,還得有兩下子,而且這個“急”大部分還是急公好義之急,不是為一己私利之急。

其實,張飛真正是一個急公好義之人。張飛和劉備同為涿郡人,在桃園結義之前,張飛賣酒屠豬,頗有田莊,且專好結交天下豪杰,邂逅劉備,知道劉備有鴻鵠之志,便主動對劉備說,“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倆人便同入村中酒店飲酒,此時,關羽出現了,相貌堂堂,三人惺惺相惜,一見如故,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張飛提議,“吾莊后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于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后可圖大事。”三人結義后,便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可以說,張飛傾盡家資,為劉備起家奠定了物質和人力基礎。

張飛之苛——“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張飛與關羽的不同之處在于:“羽善待士卒而驕于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確實是這樣,張飛只敬愛有才能的人,而不體恤普通士兵。

張飛愛憎分明 ,這種性格透著極端,他不服你,看不上你時,便率真地表露,甚至有些讓人難為情,就是我們平常說得讓人下不了臺。但一旦你的才能和德行讓張飛誠服之后,張飛待他那是一個仗義、仁義、忠義。

飛愛敬君子

《三國志》中記載,張飛年輕時就和關羽一起侍奉劉備。關羽年齡大張飛幾歲,張飛也像對待兄長一樣侍奉關羽。就這么一個猛張飛,對待賢德之人,是何等仁義。

對諸葛亮也是如此。三顧茅廬是史實,《三國演義》中也對這段故事大書特書。張飛在這段故事中的表現非常生動,心智極不成熟,就像劉備的孩子。劉備第一次帶關、張去拜訪諸葛亮,見其不在,張飛急不可耐地一刻也不想等待,說“既不見,自歸去罷了”。第二次,又逢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張飛便說,“天寒地凍,尚不用兵,豈宜見無益之人乎?”一句“無益之人”,寫出了張飛對這個還不曾謀面的諸葛亮的濃濃的醋意。當劉備決定三顧茅廬之際,張飛更是忍無可忍,“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待去了諸葛亮茅廬,諸葛亮卻正在午休,劉備被晾在階下拱立半晌,張飛怒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劉備自得孔明后,以師禮待之,還說,“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張飛在這事上很細心,曹操差夏侯惇引兵來犯,張飛便懟劉備說“哥哥何不使’水’去?”對劉備器重諸葛掩飾不住的嫉妒。

諸葛亮運籌帷幄,調兵遣將,劉備之軍終于在博望坡取得了一次揚眉吐氣的勝利。在這個故事中,張飛對待諸葛亮的態度,出戰前和凱旋而歸判若兩人,出戰前張飛對諸葛亮說“我們去廝殺,你卻在家里坐地,好自在!”而孔明收軍后,張飛與關羽相謂曰:“孔明真英杰也!”,下馬拜服于孔明車前。

一句話,張飛只服氣有水平的人。

張飛不恤小人,疾惡如仇,快人快語。

羅貫中評價,“快人張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之人”。現將張飛的快人快語做一梳理,就當和大家重溫一下這個熟悉的可愛的人物吧。

“安喜曾聞鞭督郵”。話說劉備三人因破黃巾軍立功被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劉備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但就這么一個芝麻大的小官,后來也做不成了,督郵奉詔巡察,劉備無錢行賄,督郵便發動縣吏誣陷劉備害民,想趁機淘汰掉劉備。張飛恰巧飲了數杯悶酒,聽了此事,睜圓環眼,咬碎鋼牙,將督郵揪住頭發,扯出館驛,綁在馬樁上,一頓鞭打,柳條都打折了十數枝。還不解氣說“此等害民賊,不打死等甚!”張飛剛出道便毆打了欽差大人,雖然大快人心,但劉備只得掛印而去,三人也遭官府捕捉。

三英戰呂布時,張飛罵呂布“三姓家奴”,之后,見呂布一次要殺一次,還總是講“呂布本無義之人,殺之何礙。”

張飛的快人快語即使對關羽也不例外。張飛曾誤解了關羽,聽他在曹操處封侯賜爵,失散多日后相見,揮矛便搠關羽,并喝曰:“你既無義,有何面目來見我?”

張飛之語,盡道他人想說不敢說的話,常常一語中的,粗中有細。在孫夫人私自回吳被趙云、張飛攔截一節,趙云孤掌難鳴之際,張飛及時趕來,遠遠地就大喊,“嫂嫂留下侄兒再去!”直指主要矛盾。緊接著跳上吳船,張飛劍起,周善頭落。孫夫人大驚,“叔叔何故無禮?”張飛說;“嫂嫂不以俺哥哥為重,私自歸家,這便無禮。”說得很是在理,最后,還對孫夫人說,“俺哥哥大漢皇叔,也不辱沒嫂嫂。今日相別,若思哥哥恩義,早早回來。”對著嫂嫂這樣一個可聽可不聽的角色,張飛殺伐果敢,情理兼顧,也是值得稱贊的一筆。

“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歷史有時候真的很嘲弄人。張飛一名武將在民間的知名度肯定要比好多高明的謀士高多了,受喜愛程度應該也比曹操、孫權高吧。因為張飛的忠、義、勇,已經超越了智慧、才干等等形容詞,但我們不可否認他和關羽一樣,性格中有很致命的弱點。

我想用我自己的語言去表述他,張飛是小商戶出身,比較接地氣,他的語言也很俗,但都很實際,常言他人不敢言之言,而且粗中有細,煙火味、人情味十足。不過,有時候也不免有市儈氣,功利氣,待下屬著實苛薄了些。而且正如劉備所言,自己對下刻薄寡恩,還毫無防備之心,不是不了解人性之險惡,就是對自己太自負。

其實,每個人都有弱點,就算成熟穩重如劉備,也在關羽死后調整不好自己的情緒,親自出征,丟了性命,傷了蜀國根基。

一個人的性格想要改變是很難的,特別是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更是很難控制自己的短處,最后,張飛也應了陳壽在《三國志》中的那句話“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這其實是我們經常說的木桶短板效應,一個木桶能放多少水最終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板。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缺陷,也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果我們能在發揮自己長處的同時,時刻不忘完善自己的短板,特別是性格中的短板,我們才能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最好,讓成功的路走得更遠、更長。

警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250評論 6 530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923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041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475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53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01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882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23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30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49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639評論 1 366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77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890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289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552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242評論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2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