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的時候讀過四百多本書,發現很多人都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有幾個常見的問題,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也存在著。
圖片發自簡書App
1.讀過的書很多都會忘記
想想我們在高中時期語數外史地政生物理化學什么都會的時候,等到上了大學又有多少能記得呢?
但是我們從來不會忘記我們到底是有幾個心臟,幾只手,幾只眼睛。因為這是牢牢長在我們心里的東西。其實我們讀過的書也是一樣的道理。那些不曾打動我們的,對我們毫無震撼之力的書目也是如此。在我們休息的時候,大腦會選擇逐漸處理掉。但是如果是真正打動你的,會塵封在你心里的角落,等到某一天,某個瞬間,它會讓你記憶猶新。不思量,自難忘便是這樣。
那些不曾觸動我們的書,故事,人也是,我們都將遺忘,那些我們震撼我們的都將被我們銘記。
圖片發自簡書App
2.讀書是為了什么
讀書其實是在找懂你的人,知心的話。去尋找那些埋在你內心深處卻又從未被挖掘的東西。去找埋在你骨子里的天賦和動人之感。所以,讀書并不是讀別人,而是在讀別人描繪的文筆里的自己,在借別人的思想之光找到你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毛姆在他的讀書筆記中說,閱讀本身的意義是給讀者本身帶來生命中的幸福和快樂。如果你在閱讀之中帶來的只有痛苦和憂慮,那么可能是你的方向和方法錯了。
世上都是路,通向自我認識。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昔鈺,設計藝術研究生在讀,愛讀書,愛寫字,愛畫畫,希望能陪大家一同進步共同學習。
希望你我都能成為你想成為的自己。
開始挑戰日更啦!可能是關于讀書,可能是關于繪畫,可能是關于某個怦然心動或者潸然淚下的故事,希望能在你奔忙的生活中添一絲螢火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