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我的十萬字才寫了三千字,而且是我自己都讀不下去的三千字,“好中文”的課就快結束了。還有不到二十天,十萬字就要截止了,而我只打過一次卡!可是在我心里,還保留著完成它的沖動(或者說愿望)。事實上,這個作業像個咒語一樣日日夜夜折磨著我——“十萬字十萬字十萬字十萬字十萬字……”像唐僧的緊箍咒一樣,讓我痛苦,讓我焦慮,讓我內疚,讓我自責……可是我就是動不了筆。
如果我再說出一個事實,我的拖延癥就更難以獲得原諒。這個事實就是——我并沒有工作。是的,我沒有朝九晚五的全職工作。這也是我飽受折磨的另一個原因。一年半前,我遞交辭職申請書的時候,我對同事和領導說:我辭職是為了帶孩子。我對親人和朋友說:我辭職是為了專心寫作。是的,一年半以來,我確實寫了幾十篇東西,但很少有自己愿意讀第二遍的。從年薪20萬到0,是一個巨大的落差。雖然我以為自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其實一直備受折磨。所以,我重新開始學習投資理財,畢竟這是比寫小說寫詩歌更接地氣的活計。于是,我一面讀著晦澀的年報,看著大盤上紅紅綠綠閃爍的數字,一面惦記著《百年孤獨》和村上春樹。走出體制,走出辦公室,我并沒有走向廣闊天地,而是走入另一個牢籠,自己編織的、無形的牢籠。走出那個籠子容易,走出這個籠子,很難。
王佩老師“好中文的樣子”為我打開了另一個天地,一開始我很欣喜,后來卻越來越心懷恐懼。他的那些充滿魔力的話語,讓我對自己充滿懷疑,甚至對整個的人生都產生懷疑。我聽到一句真理,還來不及實踐,我害怕聽到另一句真理。畢竟,要將辛辛苦苦積攢的過去全盤否定,對于一個自尊又敏感的靈魂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只能不聽、不看、不說、不寫——拖延,拖延,美其名曰"多給自己一點時間"。
不得不說,“水庫的隱喻”多少治愈了我。對于一個寫作者來說,有什么時間是浪費的呢?觀察、積累、思考、醞釀……功夫在書桌之外!
我目前的寫作計劃有兩個:
1.晨間日記:Julia Cameron 在《The Artist's Way》中提出的一種“喚醒創造力”的方法。具體操作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手寫,想到什么寫什么,寫滿三頁稿紙,寫完后收起來,不要回看。我已經寫了二十多天了,中間有幾天間斷。為了寫這個,我又開始了早起,因為要趕在家人起床之前寫完。目前還沒感受到什么明確效果,但是寫作的那段時間能感受到“心流”。我想我會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然后看看會產生什么結果。
2.十萬字:不到二十天,十萬字,基本上是不可完成的任務。但是我打算寫下去,看看能寫出多少。就像長跑比賽,一出發就摔倒了,被同伴甩出好遠,但是還是不甘心就此放棄,哪怕走,哪怕比賽和頒獎都結束了,哪怕沒有一個人觀看,獨自一個人也要走完。因為這段旅程,屬于自己。而且這個十萬字只是開始,完成這個以后,還要完成更多的五萬字、十萬字、二十萬字!生命的意義在于被書寫,沒有書寫、沒有記錄,生命就等于沒存在過。
3.多寫詩歌:曾經很愛寫詩。可是他們說寫詩最是無用,我就不寫了。可是我還是喜歡啊。喜歡它的簡潔,喜歡它的直接,喜歡它的力量,喜歡它的纏綿。況且,寫詩的不也有得諾貝爾獎的嗎?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不僅要寫詩,還要畫畫呢,因為這是——我兒時的夢想。反正已經不切實際了三十多年了,那就一輩子不切實際下去吧。最后,引用《蘭迪教授的最后一課》(一個很勵志的演講)中的一句話來勉勵自己——
磚墻的存在不是為了阻擋我們。它是要給我們機會證明我們有多迫切的想要得到。它要阻擋的是那些沒有誠心的人,那些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