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枚
? 微雨的西湖,蓮花靜靜地舒緩綻放,幽深而隱秘的庭院里,一聲啼哭,猶如天籟。這是1904年6月的一天——民國女神林徽因出生了,她的人和她的名字一樣,她的詩歌,她的散文,她那秀麗絕美的容顏。還有三個男人對她的愛慕情意,一個是建筑天才梁思成,一個市著名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斗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岳霖。她就像一支白蓮花,溫婉清逸,直到現在也讓許多人所稱道。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了,她是林家的長女,她的名字是林老太爺林孝恂取得,來源于《詩.大雅.思齊》:
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 林家是書香世家,林老太爺是光緒年間的進士,她的父親林長民也翻譯過《西方東侵史》也是《譯林》日刊的創始人之一,所以從小林家就對徽因進行教育培養,讓她讀書,送她出國留學。
? 林徽音改名為林徽因是1931年時,當時上海出了一位小有名氣的男性作家林微音,當時她經常有作品發表在《詩刊》上,報刊經常把他們的名字混淆于是林徽因改了自己的名字。
? 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是林長民的元培,,家里開了個小作坊,可惜她大字不識,而且不會女工脾性暴躁,是一個沒有耐性的女子。林徽因的父親和母親關系很不好,她的脾性喜怒無常,經常傷害年幼的林徽因,林長民在林徽因九歲時娶了二太太程桂林,都說父母的婚戀會影響子女,林徽因也不在乎。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在《倏忽人間四月天》中這樣理解他的母親:
? 她愛父親,卻恨他對自己母親的無情,她愛自己的母親,卻又恨她的不爭氣,她以長姐真摯的感情,愛著幾個同父異母的弟妹,然而那個半封建的家庭扭曲了她的人際關系卻在精神上深深地傷害過她。
? 1920年4月隨父親游歷歐洲學習,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筑師的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筑學的志向。在英倫期間,還結識了父親的弟子徐志摩,徐志摩對她一見傾心,林徽因出眾的才華與美麗深深地吸引著徐志摩,,從而展開猛烈的追求,為林徽因寫過很多情詩,當時的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為了與林徽因在一起,不惜向發妻張幼儀提出離婚。可能因為從小家庭的生長環境和母親的境遇,在理智的思考后她并沒有選擇徐志摩,而是跟隨父親回到中國。
? 1921年林徽因從倫敦回到北京,在雙方父母的撮合下,林徽因和梁思成經常去松坡 圖書館約會,梁家與林家是世交,他們的感情也愈來愈濃。1923年梁思成于清華大學畢業,林徽因19歲,按照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的安排一起出國留學,一方面為了排除國內婚姻干擾,另一方面也增進雙方的感情。在1923年5月7日梁思成騎著摩托車參加“國恥日”示威游行時不信發生車禍,被送進醫院急救,一個月動了三次手術,此間,林徽因每天堅持到醫院看望他安慰他,使梁思成感到快樂也更堅強,第二年夏天兩人才一起到美國。
? 1925年林長民不幸中流彈身亡,噩耗傳來,林徽因痛不欲生,想趕回去國奔喪,一急就急出了大病來,梁思成給予安慰和照顧,在國內的梁啟超主動承擔料理林長民的后事,林徽因才稍稍放寬心,留在美國繼續學業,因此她對梁氏父子十分感謝。
1926年春季班開始,在梁思成的幫助下,林徽因當上了建筑師設計教授的助理,到秋季班又當上了建筑師設計課的輔導員,圓了“學建筑”的夢。
192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雙雙以優異的成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12月在美國宣布正式‘訂婚’婚事簡辦。兩人從相識到相知經過八九年的馬拉松式戀愛,才終于修成正果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梁思成姐夫任總領事的中國領事館舉行婚禮,新婚之夜,梁思成曾問林徽因:
有一句話話,我只問這一次,以后都不會再問,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了嗎?
林徽因與梁思成他們不僅是夫妻,還是工作上的伙伴,生活中的知己,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 1928年8月,夫妻共同回國,一起受聘于東北大學建筑系,閑暇時光他們也會聚集一些朋友學者到家里來拜訪交流,這就是‘太太的客廳’比如金岳霖,胡適,沈從文,蕭乾,陳從周等。林徽因的才華學貫中西,才華橫溢,讓很多男人都自愧不如,她的丈夫梁思成曾評價過:
她是個很特別的人,她的才華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學、藝術、建筑乃至文學她都有很深的修養,她能作為一個嚴謹的科學工作者,和我一同去村野僻壤調查古建筑,又能和徐志摩在一起用英語探討英國的文學或我國新詩創作,她具有哲學家的思維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中國有句俗話,'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對我來說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我不否認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時很累,因為她的思想太活躍.和她在一起必須和她同樣的反應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 另外一個男人是金岳霖(1895年—1984祖籍浙江諸暨,北京清華大學畢業后留學美國,先后在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政治學)梁家夫婦家里幾乎每周都有沙龍聚會,金岳霖始終是梁家沙龍座上的常客,他們的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金岳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欽佩至極,十分呵護,林徽因對他也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金岳霖至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情感,愛了林徽因一生。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不久北平淪陷,林徽因帶著全家人輾轉到昆明1940年她跟隨梁思成的工作單位搬遷至四川宜賓附近,住在低矮破舊的農舍里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她肺病復發,在病榻上,他為寫《中國建筑史》收集資料,經常工作到深夜。抗戰勝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回到北平居住。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于同仁醫院,享年51歲,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傷心欲絕,在追悼會上金岳霖為她寫“一身詩意千《林徽因與梁思成》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十七年后,梁方追隨。
那個年代的愛情安靜又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