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我,眾眾號:魯佳演說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4點起床》。每個人都有二十四個小時,無論你是不是能干,24小時是不會改變的 。所以如何利用這二十四小時,決定了你的工作效率。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的時間如此重要,為什么大家不充分利用早上的時光呢?
本書的作者是中島孝志:出生于東京。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美國南加州大學碩士。在PHP研究所、東洋經濟新報社任職后獨立創業。在經營企業的同時,擔任經營顧問、經濟評論家、記者、作家、大學講師、電視評論員等多種職務。著作包括《抓住百萬財富的筆記技巧》等著譯作一百多種。
那么《4點起床》到底教給了我們什么?我梳理了一下有那么幾點。
一、工作完成度高
從工作效率來看,早晨工作和半夜工作的效率是天差地別的。只要是早晨工作,所有工作都能“提前”進行。
提前完成工作和拖延工作,結果會不一樣。拖延工作會越積越多,有百害而無一利。而且提前完成工作,心態也會變得更加積極,效率提升,從而能完成更多的工作。
我自己也在實踐4點起床,對于和以前7點起床的差別,明顯多了3個小時工作時間,以前晚上勉強能完成的工作,現在中午就能完成。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完成一些額外的工作。而且提前完成工作會給你一種更加積極的狀態,感覺比別人“領先一步”,帶著這種狀態會完成更多的事情,每天也比別人收獲更多。
二、早晨效率高
大家思考一下,你的大腦已經工作了一天了,大半夜還要讓它繼續工作,是不是太難為它了。而每天早上,經過前一個晚上有效的休息,精力和體力都恢復到最佳狀態。所以,從大腦的工作效率來看,早上工作也比晚上效率高很多。
一般早上還是家人的睡覺時間,你4點起床工作,不會受到家人的打擾,可以獨自享受這段安靜而高效的時光,專心致志地工作。
當你集中注意力做你想做的事情,這早上的兩個半小時相當于普通商務人士一個上午的工作時間!
三、“3-8式”活法
這是作者的一個精華觀點。為什么非要4點起床呢?不是5點、6點或者其他時間呢?
因為4點起床,一天可以有效利用的時間最多。“3-8式”活法就是把時間分成三塊:上午八小時、下午八小時、晚上睡眠八小時。
每天4點起床,上午就能工作8小時,下午也能工作8小時。以中午十二點為界,正好上下午各8個小時,當然,睡眠時間也有6-8個小時,把一天的24小時平均分為三份。
越是忙碌的人,越該巧妙應用早上的時間。四點起床,上午就工作8小時,那么下午的8小時就是“白撿的“,可以工作,可以用在興趣上、投資上、更可以投資到學習上。我實踐下來,上午8小時把一些主要工作完成,下午就有時間進行閱讀,平時一個月才能讀完一本書,現在兩三天就可以讀完,確實大大提升了學習效率。
所以,只要將時間表向前推進,4點起床,用“3-8式”活法,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更加自律高效,從而改變人生。
四、倒逼早睡
早起的核心是早睡。如果沒有早睡,早起只是一個美好的向往。
現在我們總感覺晚上有一大推時間,我們可以無限拖延,所以將睡眠的時間一推再推,即使躺下了也能拿著手機刷上1個小時。正是這種錯覺+誘惑,導致我們總是晚睡,繼而導致第二天賴床。
但如果明確了第二天要早起,反而會盡量早點回家,洗澡關機睡覺。用早起來倒逼早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五、積極的人生態度
現在的生活,大家都習慣性晚睡,晚上躺倒床上還要刷手機、抖音和朋友圈,不知不覺時間就浪費了,第二天爬不起來。長此以往,慢慢地會有一種拖延的心理:反正晚上時間多,放在晚上慢慢做。
早起更代表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早上起來做計劃,給一天做好規劃;早上起來做運動,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等等。可以參考我的文章:早晨起來做點什么讓一天更高效。
4點起床可以培養我們一種積極進取、自律奮進的人生態度。
所以,這本《4點起床》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和方法,堅定了我早起的習慣。點滴改變,持續堅持,每天4點起床,自律高效地運用時間,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建議大家去買來讀一讀。
大多數事情,只要開始了,就發現比想象中容易得多,最難是開始那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在行動,大家可以參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