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媽媽帶著妞妞來園里玩,妞妞很是興奮,到處跑來跑去,一會兒鉆到海洋球里,一會兒騎到小老虎車上飛快地跑,媽媽跟在后面,不停地說:慢點,小心點……忽然,妞妞就生氣了,不玩了。怎么回事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請看歡歡老師分析:(1)上述現象并不奇怪,甚至我自己也是如此。大人們總是過度擔心,孩子吃飯灑了點湯,走路摔跤了,喝水嗆了一下……都伴隨著“慢點”、“不小心”。
? (2)其實這是在用潛臺詞告訴孩子:你是魯莽的,我不信任你可以做好,你總是做的不夠好,我必須時刻提醒你。孩子總是天然地希望得到肯定,特別是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夠好的時候,他內心是非常愧疚的。如果這時家長提醒他“小心”,他會立刻意識到自己的“不得體”被別人注意到了,內心會很不自在。注意到的人越多,他越羞愧。
圖片發自簡書App
(3)所以,你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孩子在被大家提醒和關心時“反應異常”了。就好比大人你摔了一跤,別人總叫你小心。你開車別人總叫你慢點,什么感覺呢?所以大人的那種提醒不會真的幫助到孩子,只會給孩子添堵,因為孩子幾乎在生活每個細節都是不完善的。家長那么做只是顯得自己的做法得體、符合習慣。
圖片發自簡書App
(4)所以,出現狀況時,比如孩子嗆到,只要咳一會兒就沒事了,根本不需要大家太多關注提醒。不小心摔跤了,只需要給他援助之手拉起來就好了。試著用同理心去感受一下孩子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