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鎮,在鄱陽湖旁。
這里是候鳥都昌保護站。
那夜皮卡車載著一張床,一個行李箱還有我來到了這里,一路穿越鄉下的村莊,路過了邵家湖來到了項目駐地。
北方人少見湖泊,第一次來這里,月光照映在邵家湖,湖面微波粼粼,這樣的景色,讓我的好奇心增加不少,雖然在海南呆了一年時間經常去海邊玩,但遼闊的海和內地的淡水湖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
時間流逝,我到的那天剛好是二十四節氣立冬,清晨能感覺到些許寒意,濕度很大,空氣很是清新讓人不覺想多吸兩口,彌漫著一層霧氣,這就是湖旁南方鄉下的晨。
踏著上班的腳步,路過邵家湖,湖面也是漫著霧氣遠處的小山包若隱若現的,湖中的漁夫坐在木船上劃著雙槳不知否是在打魚嗎?湖中有零星的鳥兒在覓食,給人在北方從未見過的景色,這是一道靚麗的風景,讓離家的我心情好了許多。
湖周圍的樹木像極了太白山海拔兩千米左右的樹木,南方的民居都是一座座別墅和北方平房大院的建筑風格不一樣,因為空氣濕度大,潮濕的原因人都居住在二樓。這就是南北的差異化。
中午暖暖的陽光揮灑在大地,清晨的寒意消失了,鳥兒也出來了,有喜鵲,麻雀,大雁,燕子好多的聲音,使人在工作之余,看到它們能解解乏。天氣也是瞬息萬變的,天陰時就會刮風,裹著緊緊的防寒服也能感受到這冬日的慰問,刺骨寒風能鉆進人的骨頭和心中,讓初到這里的我,感覺到很不適應!
傍晚夕陽西下,湖面上好多鳥兒在嬉戲覓食,一群一群的,它們的膚色或是黑色或是白色。它們也會在晚上溜達,在黑夜中翱翔撒歡。
我常遇見它們是在早晨八九點,幾十個飛在空中排列成倒V字形,頭鳥帶著它們向南飛行。有時遇見它們是天氣晴朗的中午,它們在空中圍著頭鳥轉圈,發出愉悅的聲音挺有意思。近距離見過幾次,知道了飛的最高的是大雁。它們很可愛,很堅強。它們隨著季節的變化遷移著,這個季節來到了這里。讓鄱湖的冬季不冷漠孤獨,和鄱湖相伴度過漫長的冬日。冬去春又來,春天候鳥又會起程去往遠方另一個家。
常相知,才不相疑;不相疑,才常相知。
候鳥在“鄱湖旁”。
20191209? 范釗在江西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