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簡書日更20天了,我想試著堅持做一件事,每天看看自己可憐的幾十的觀看量,和禮尚往來的聊聊無幾的贊。每一個消息好似都是個小驚喜,昨天有新消息,心想:我的文章被誰“慧眼識珠”了?打開一看竟然是被人怒懟了,原因是對某作家的一篇微博的評論。
看完了我覺得她的這些文字真的沒有“同感”。好似生活優越者在窮苦人面前吃著肉餅,不但吧唧嘴,還抱怨肉餅放的醬油不是18年阿爾福尼亞進口的,失去了醬油最原始的味道,肉在冷凍室中待過3小時零15分鐘,喪失了它原有的彈性。
作者看了《寄生蟲》,表達善解人意的自己多么富有和善良,最后的結局是她要求工作人員無論如何在多少分鐘內做到一些事情否則報警。我對她的文字只看過這些,真的沒感覺,于是在評論一篇討論她微博的文章下寫出評論如下:
她的文筆水平我沒見過,只針對此篇就是沒有共鳴,只覺得是矯情。
透過字面我事感覺到對方的不屑和鄙視,好吧我必須承認他說的我當回事了,所以做了以下的事:我看了他提到那個作家的那本書,此篇不做評論,也看了他以前的評論,是不是喜歡這種犀利的方式。其實我并沒有說那位作家的水平,因為真沒看過作品。我只是說到我可以比她寫得好,此句讓這位評論者覺得荒誕至極,不可理喻。
注:那是我是小人物,不是我是小人
因為我是自卑的,所以我是有懟回去的嫌疑的。我往心里去了,因為我回了。
我說我會更好,那么誰說對方不好了,只是這位評論者覺得我不好罷了。沒在生活的暴風雨中奔跑過的人,就是寫不好暴風雨,但我沒否定她寫陽光,寫大海,寫生活的五彩斑斕。
其實偏見永遠存在,不只是“魔丸”一定是壞蛋;那個女孩只有在杰西卡的身份時可以成為一個藝術鬼才;而你一個粉絲為個數,點贊聊聊無幾的家伙怎么可以和作家相提評論~
都是小人物,別說大話。不然挨懟了
結尾:雖然沒辦法出一本銷量百萬的書,10年前曾自編自導自演過一部《大學笑園》
隨后會把劇本奉上,大家如果覺得哪里不好,可以提,愿意接受中肯意見,如果只是想打擊我,辱罵他人,還是不要來,我心眼兒有點小,抗打擊能力也不好~一切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