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電影《燕尾蝶》中這一幕么?
夜幕降臨,Chara一襲紅色裙子坐在篝火堆邊,這個叫“青空”的廢品站里聚集著不同國家的各種怪人,他們的臉被火光照的紅紅的,眼神里散發(fā)著酒精的味道,看著Chara紅色的嘴唇,不緊不慢地唱著一首中文歌。
歌中唱的“穿著紅色紗籠,獨坐沙灘上”的姑娘是誰?我開始尋找這首歌背后的故事。
在亞細亞大陸的南端,伸出了一片狹長的陸地-馬來半島。半島中部坐落著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檳城,那是1969年,旅游業(yè)還不太繁榮。即使這里最美的海灘-丹戎武雅,也是一片安靜祥和,遠處的漁船點點,柔軟的沙灘、和緩海浪,遍地的椰子樹和棕櫚樹中零星坐落著幾棟房子。
有個叫陳藝華的華人小伙子很喜歡這里,經(jīng)常跑來這里游泳,有天黃昏時分,夕陽西下,他從海里上岸,坐在樹下,濕漉漉的頭發(fā)被溫暖的海風吹過,他看著眼前的一切,好像想起了什么,隨口就哼出了幾段旋律.....陳藝華看了看身邊,只有一支筆和一個香煙盒,于是最初的《南海姑娘》就被寫在這皺巴巴的煙盒上了。
之后流傳著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陳藝華把曲子寫好后,找到了檳城的媒體人陳平業(yè)填詞,二人共同完成這首歌。另一種則是陳藝華一人包辦詞曲,我個人更傾向后者,因為在1970年,《南海姑娘》正式發(fā)行了,由馬來西亞男歌手藝云演唱,歌詞內(nèi)頁上寫著“陳藝華詞并曲”,我們聽聽第一版《南海姑娘》的樣子.....
雖然藝云的外型和演唱都很有年代感,大馬華人的特殊口音,也讓咬字發(fā)音變得有趣,但好作品總是瑕不掩瑜,這一版流露出的單純和自由也讓人著迷。再聽聽里面的吉他,彈出的音符像是在和歌者對話,還帶著些許幽默感,頗有些JBLenoir的味道,可惜沒人知道是誰的演奏了....
藝云的第一版《南海姑娘》只在大馬的華人圈里有些反響,幾經(jīng)輾轉(zhuǎn)后,臺灣的女歌手-尤雅翻唱了這首歌。
和藝云那版冷峻的布魯斯調(diào)調(diào)不同,臺灣人更會擺弄流行音樂的元素,尤雅的曲風充滿著椰風斜陽的熱帶氣息,好像是從密西西比的棉花田,一個鏡頭就轉(zhuǎn)到了夏威夷的比基尼海灘。
也正在此時,鄧麗君翻唱了這首歌,華語天后演繹的《南海姑娘》從此傳播于天南海北。無論是紐約法拉盛的中餐館、新西蘭的草莓農(nóng)場,還是北京大雜院里抱著收音機偷偷聽音樂的年輕人,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這首歌。它成了全世界華人共同的記憶,好像《南海姑娘》,唱的就是他們的家鄉(xiāng),就是他們熟悉的那個地方。
其實陳藝華當時靈光乍現(xiàn)的檳城-丹戎武雅海灘地處馬六甲海峽,歸屬印度洋,但歌中的“南海”寫的應該是南中國海。東南亞有很多華人,向上追溯,都是從中國南方下南洋闖生活的先行者,這些人定居南洋已經(jīng)很多代,但至今他們還保留著家鄉(xiāng)的習慣、語言,也許正是《南海姑娘》,讓他們想起自己心中的南海,隔著現(xiàn)實與回憶的一片海。
隨著年齡漸長,越發(fā)喜歡這首歌,“椰風挑動銀浪,夕陽躲云偷看。”寥寥數(shù)筆,畫面開始流動,一幕幕風景也變得有些調(diào)皮,想必作者定是個熱愛生活,輕松有趣的人吧?“眼睛星樣燦爛,眉似新月彎彎”也許其他歌中也有過漂亮的詞句,比如李叔同的《送別》,但南海姑娘中這些詞句是我見過華語歌詞中最好的人物描寫了....簡單的文字充滿了畫面感,輕盈又干凈,那韻腳,那聲調(diào)的抑揚頓挫,有沒有點唐風古韻?
一句句歌詞就像舒緩的鏡頭,時而停留于景,時而專注于人,歌中人有故事,歌外的人有感受,一切都連系在一起,緩緩流動成畫卷。
我想,好作品要精簡,精簡到多一分或少一分都會不一樣。在最早的藝云、尤雅、到鄧麗君,副歌的第一句都是這么唱的:“哎呀,南海姑娘,何必太過悲傷...”每次聽到這里我都會浮現(xiàn)出一個畫面,有個熱心腸的阿姨,手中還拎著剛買來的青菜,在胡同巷子里嘮嘮叨叨地勸著鄰家的女孩。而20年后,王菲的版本則是這么唱的:“啊,南海姑娘,何必太過悲傷...”你看看,只是感嘆詞的改變,街頭巷尾的煙火氣就沒了,愛說話的鄰家阿姨變成了路過的陌生長輩,輕描淡寫地聊著自己的過往,當初尋死覓活地愛戀,后來看看,不過是繽紛生活中的小插曲。
精簡的詞句,工整的對仗,起承轉(zhuǎn)合,一張一弛的語感節(jié)奏,在這首歌里都近乎完美的體現(xiàn),但這些終歸是技巧,經(jīng)典的作品要有“道”,那什么才是“道”呢?
我經(jīng)常去體會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我生活的這個時代人們好像更兇猛了些,南海姑娘中熱心腸的阿姨、云淡風輕的長輩,敢于表達、敢于傷心的姑娘都消失了。每個人的眼里都只有自己,看到別人痛苦,要么嘲笑,要么暗自慶幸這破事沒落在自己頭上;看到別人開心,別人得到,立刻妒火中燒,恨不得直接搶過來納入自己懷中,好像這個世界已經(jīng)匱乏到了有你就沒有我的地步。
回到《南海姑娘》中,那個社會好像還沒變得如此殘酷,沒有人嘲笑你孤單失意,沒有人怪你一身紅裙自作自受,更沒有滿嘴大道理,講到自己都高潮迭起的長輩。這個社會很包容,它有著滿滿的善意與關懷,正是這種關懷,這種情感的傳遞,才是讓人類走出叢林,締造文明的關鍵。
每當前奏響起,會浮現(xiàn)出椰風樹影,海浪陣陣,頑皮的夕陽躲入云中,還有獨自坐在沙灘上傷心的南海姑娘,不過別擔心,有人會幫助你,會告訴你,沒什么大不了,舊夢失去有新侶作伴。
我想,這是華語世界中最好的一首歌
PS:在搜索資料時發(fā)現(xiàn),鄧麗君很像歌中的南海姑娘啊
“眼睛星樣燦爛,眉似新月彎彎,一身紅色的紗籠,紅得像她嘴上的檳郎”
這也是她鐘愛這首歌的原因吧,人生許多輕嘆,許多遺憾,但時間流過,眾生皆為塵埃......
附:音頻中采用的歌曲,按順序排列:
南海姑娘-Chara;巖井俊二《燕尾蝶》-1996年
南海姑娘-藝云-1970年
南海姑娘-尤雅-1971年
南海姑娘-鄧麗君-1972年
南海姑娘-鄧麗君-1972年
南海姑娘-王菲-1986年
南海姑娘-陸紋靜-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