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 第四章
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有詩云: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他以此詩來回顧自己戎馬一生的經歷,抒發了赤心報國、不畏辛苦的戰斗豪情。這兩句詩也可以用來概況保爾在別列茲多夫小鎮一年的戰斗生活。他這一年有怎樣的經歷呢?
保爾是在前一年的冬天來到別列茲多夫這個邊境小鎮的,他擔任第二軍訓營的政委,同時還負責建立新的區團組織。他還協同執委會主席利西岑打擊了邊境的走私,徹底肅清了為非作歹多年的“七人幫”。他奔馬阻止了村民之間因為地界而產生的械斗,還利用自己擅長拉手風琴的特長開展宣傳工作,使共青團組織壯大了十倍。在軍訓演習中,他所帶領的軍訓營獲得了優秀成績,得到了上級的好評。年底的時候,他被批準轉為正式黨員,接受了團省委新的任命,離開了別列茲多夫。
總之,這一年,保爾很忙,也很有收獲,成績顯著。
在這一章里,作者用大段的文字將國境線兩側的紅軍和波蘭白軍邊防戰士進行對比,來突出蘇維埃政權的優越性。比如:
不同的穿著:
這個魁梧的紅軍戰士穿著灰色軍大衣,佩戴著綠色的領章,腳上穿著長統氈靴。大衣外面,又披著一件寬大的高領羊皮外套。他的頭包在呢軍帽里暖暖和和的。手上戴著羊皮手套。羊皮外套很長,一直拖到腳跟,即使在風天雪地之中,披著它,就不會感到寒冷。
一個波蘭哨兵正沿著他的巡邏線迎面朝紅軍戰士走來。他穿了雙粗制的士兵軍靴,灰綠色的軍服,外面是一件綴有兩排亮紐扣的黑色軍大衣。頭上戴著一頂四角軍帽,軍帽上綴著一只白鷹。呢制的肩章上也是鷹,領章上也是鷹,可是這些老鷹并不能使士兵暖和一些。寒氣凜冽刺骨,他搓著凍得麻木了的耳朵,一邊走,一邊用一只腳跟踢著另一只腳跟。他的一雙手,只戴著薄薄的手套,也早已凍僵了。波蘭哨兵一分鐘也不敢停下來,因為一站住,寒氣立刻就會凍僵他的關節,因此他一刻不停地走著,有時還小跑幾步。
不同的地位:
營長和他互相握手問好。 波蘭哨兵從遠處注視著他們。兩個紅軍軍官像好朋友似的向一個普通士兵問好。 一瞬間,他仿佛覺得是他在同他的扎克爾熱夫斯基少校握手問好,出于這個荒唐的想法,不由自主地回頭張望了一下。
當然不止于此。這些對比雖然顯得很刻意,但讀起來也挺有趣。
保爾要戒煙了,可能嗎?他的戒煙決定引起了同志們的爭論:是人支配習慣,還是習慣支配人?有人對他能戒煙產生了懷疑。但是,保爾很堅定地說:“當然是人支配習慣,而不是習慣支配人。”他堅信自己能憑借頑強的意志戰勝抽煙的壞習慣。同時,對自己說臟話罵人的惡習,他也下決心改正,他說:“臟話是容易脫口而出的,比不得抽煙,所以這會兒我還不敢夸口立刻和這種惡習一刀兩斷。但是罵人的習慣我總歸是要徹底改掉的。”
保爾,在政治和思想上越來越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