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失莫忘》的作者秋微說:有些人是你人生中的禮物,如果你不能成為別人人生的禮物,就不要去走進他的人生。這是劉同的秋微姐對他由衷的評價,他們以姐弟相稱,他們就是彼此人生中的禮物。
第一次聽到劉同這個名字,是在2012年6月,那時我大二,聽同學說學校的大禮堂來了一位青年作家新書簽售,書名叫《職場急診室:誰沒一點病》,作者叫劉同。當時,理所當然的認為和我沒啥關系,那時的我,每天都是在馬不停蹄的忙碌,上課,學習,總有學不完的專業(yè)知識,寫不完的代碼,背不完的六級單詞。作為學生干部,協(xié)會部長,還要奔波在學院辦公樓,輔導辦,大學生活動中心,開例會,寫策劃,帶活動......哪里還有時間坐在大禮堂里聽講座,簽售,所以我在心里自動屏蔽了這些。
幾天后,劉同的簽售結束了,但是他的宣傳海報還張貼在宿舍樓下的公示欄里。帶著一種好奇,我回去查了劉同的資料。劉同,30歲,光線傳媒資訊事業(yè)部副總裁。2011年12月《職來職往》特約嘉賓…于是我隨機搜了幾期職來職往,看到了這個青年作家,在一個求職節(jié)目中,游刃有余的點評每一位求職者的表現。30歲的他,很感性,愛哭也愛笑,笑的時候像個小孩子,雖然沒有其他職場達人那么老練,但他笑得很真。看到他哭的時候,我想也許他內心的那些酸楚被觸動了,一定是選手的經歷讓他覺得很像當年的自己,或者覺得心疼。
或許是因為有劉同在,我喜歡上了這個求職節(jié)目,于是我惡補式的看了幾乎所有往期的《職來職往》,我在這個求職節(jié)目中學到了很多,也認識了很多優(yōu)秀的職場達人,主持人李響,光線傳媒劉同,寶潔陳默,智立方楊石頭,Mr.job雷明,新浪微博申晨,萬博宣偉劉希平,岳成律師岳屾山,東方風行夏驕陽,天啟一方馬丁,創(chuàng)可貼8江森海...現在2016年了,我?guī)缀蹩戳嗣恳黄诘穆殎砺毻还苌蠈W時還是進入職場,不管多忙,我都要抽點時間去看,因為對我來說那是富含營養(yǎng)的精神食糧。
那段時間只要我上網,我就會在晚上搜各種有關劉同的視頻,記不清在哪個講座上,他說和一個英語比他還差的朋友出國,找提款機,他用僅會的幾個單詞向路人形容,大概是:a box many many money,you have a card,insert,you will get many many money.然后他的朋友說ATM,哈哈,瞬間滿臉黑線有沒有。
2012年8月28日,光線傳媒節(jié)目《娛樂現場》推出的《劉同坦白講》,劉同化身娛樂名嘴微型脫口秀,帶著小遠,犀利點評當下最新娛樂事件。每周一到周四,每期只有幾分鐘,帶著和網友的積極互動,再加上有趣的剪輯,亮燈說假話,熄燈說真話的環(huán)節(jié),很有趣。那是,我經常和身邊的朋友同學講哪期特別有意思,哪期觀點特別獨特...
2012年12月,《誰的青春不迷茫》出版,我迫不及待的買了這本書,于是我順理成章的變成了劉同的書迷。這本書講述了劉同十年逆襲人生的故事,寫給那些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輕人的一部作品。劉同說: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是讓你發(fā)現光芒的機會,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知道誰是你的貴人,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這本書里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太多豐滿的修飾,只有他十年充滿辛酸的北漂生活。我也終于明白,為什么在節(jié)目里他遇到很多不容易的年輕人求職他會流淚,因為他經歷過,他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一個人,十年光陰;一座城,瞬息萬變。
2014年3月29日,劉同在《青春萬歲》的訪談節(jié)目中,提到了自己的北漂生活和經歷。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作為年輕人的他初入職場被人無視,甚至排擠,凌晨回家路上被人打劫,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工作成果和歹徒談判,因為自己“棄醫(yī)從文”,和父親兩年沒有交流…而當這一切都過去了的時候,再提起往事,他顯得那么輕松自然。但是,我看到鏡頭掃過他緊握的拳頭,那一刻,已經很優(yōu)秀的他也許在積攢能量,在青春道路上繼續(xù)奮斗。
2014年6月,我即將大學畢業(yè),劉同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出版,在做畢業(yè)設計,寫畢業(yè)論文的我,在第一時間買了這本書。他用33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33個直指內心的孤獨。他告訴年輕人要學會享受孤獨,孤獨不是敗,而是自己和自己對話最好的時光。
別人都說畢業(yè)季分手季,在我看來是對的,要畢業(yè)了,我們分手了,想到自己要一個人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南方城市,心里不由的升起一絲孤獨和恐懼。我想過放棄,像身邊的同學一樣,違約放棄遠在深圳的一家公司,選擇留在自己熟悉的城市。但是,我沒有,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堅持,在書里我看到了各種形式的孤獨,但他卻在堅持,并努力奔跑著。我知道我也不應該放棄,人生的路是自己選的,沒什么可后悔的,孤獨也好,恐懼也罷,挺一挺就過去了。事實也證明了,幸好我沒有放棄,我在那么多傷心,孤獨的日子里,捧著劉同的書,一遍又一遍,鼓勵自己堅持。
2014年7月30日,我一個人來到南京,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一句也聽不懂的方言…每當晚上下班走在馬路上,眼淚狂飆,一陣陣酸楚涌上心頭,也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那種孤獨無依的心酸。總是在這樣的時候,我會想到劉同,想到我看過的他的經歷和故事,我知道自己所經歷和承受的都不算什么。
2015年1月,《響聊聊》的一期嘉賓是劉同,那一期的標題是劉同屌絲逆襲記,我就是要紅。面對非議,劉同說:我們都是人類,但我們不是同一類人,有人討厭我,但不妨礙很多人喜歡我。是啊,他那么努力,那么認真,喜歡他的人一定遠多于不喜歡他的人。李響帶著他吃了一次當年北漂時吃了半年的土豆片兒蓋飯,去了他曾經租住的簡陋的出租屋,他哭了,也許是佩服那個當初在黑暗中勇往直前的自己。李響笑了,也許是看到了這個好兄弟華麗的蛻變。我哭了,錯綜復雜的心情,無以言表。
劉同的好朋友陳默評價說他是一面鏡子,人格的一面鏡子,他說劉同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一是不要臉,二是堅持不要臉。一個年輕人能堅持不要臉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著實讓人敬佩。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段話:善良的人走出陷阱,會隨手標注一下,其他人也許就不會摔進去了。看到標注信息的人,繞過陷阱,獲得幸福,然后去分享一些故事,關于怎樣避免掉坑,或者怎樣從坑里爬起來。劉同就是那個標注信息的人,把自己一路的磕磕絆絆都寫進故事里。當生命進入灰暗階段,那些故事像自帶能量的發(fā)光體,不斷在看似無望的地底下發(fā)出光芒,帶給人的溫暖、勇氣和希望從不止息。
這就是我從路人甲變成劉同的忠實粉絲的過程,青春路上的磕磕絆絆,跌跌撞撞,我相信,總有一天,這一切會碰撞出耀眼的火花,驅逐黑暗,照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