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罷午飯,老公突然問我:"咱去釣魚吧?"我答應了,難得他主動約我一起去做某一件事。今天也是假期的最后一天,就當出去散散心吧!
簡單收拾一下,拿好漁具包,小板凳,零食茶水之類便上車了,不過兩三分鐘就來到了村外一漁塘邊,老公把魚竿,浮標,支架,魚餌等一一拿出來。給兩根魚竿上好蚯蚓后,把其中一根給了我,看著那紅通通的小蚯蚓被穿在魚鉤上拼命扭動著,我不禁有點驚悚,但其實我也會弄的,只是這種畫面有些久違了。
老公又從一塑料瓶里抓出幾把飼料往浮標周圍灑了灑,稱之為打窩。為了吸引更多的魚兒過來吃食。
對于釣魚我并不陌生,生在漁場,釣魚便是我們小時候最尋常的娛樂活動了。但成年后釣魚的次數簡直是屈指可數,記得上次釣魚應該是在三年前,還是領著一伙同事去老公廠里釣的。
我們坐在河邊,等上十多分鐘也沒見浮子動一下,湖面水平如鏡,偶爾會有一陣微風,把浮標吹得漸漸歪向一邊,遠處一只水鳥一路疾速游向對岸,身后拖著兩行長長的波紋。對面的竹林,山坡倒映在水中,眼前的青山碧水也不失為一幅畫呢,我舉起手機把它們納入相框。
"哪有魚呢?半天也沒一條魚上鉤",我不禁向老公抱怨道:“你不是很性急的人么,能這樣一直干等著,我還真佩服你!″知道釣魚是一件很考驗耐性的事,而我理想中的狀態,是希望不時有魚來吃食,不停的提竿再甩出去才有意思。而此時的河面過于平靜,且二三點的太陽正照著額頭,雖是深秋,也有些熱烘烘的。老公取出一把大傘插在我們中間,不急不躁地說:“我是來散心曬太陽的,有沒有魚無所謂啦!現在這個季節,本來也不是釣魚的最好時機。”我想雖然天氣冷了,魚兒都不太吃食了,但今天這氣溫還算是比較高的,不至于一無所獲吧!
不久老公釣上來兩條鳊魚,但都是不大的魚苗,又把它丟回河去。我緊盯著那彩色的浮標,時間一久,眼角便有些酸澀,雖然現在的漁具比我兒時不知先進多少倍,但眼神卻早不如兒時賊尖了,那時是自制的魚竿和浮子,有時都沒浮標,就憑水面上那條魚線的擺動伸縮來判斷。
而我的魚竿也終于開張了,抬眼之際,好像看到幾米外的浮標冷不丁抖了兩下,我趕緊把手放在支架上的手竿作準備,不一會兒,浮標又被狠狠扯了一下,我趕緊一提,竿尖被拉彎,手上的份量明顯加重,一條魚兒隨著翻滾的水花浮出了水面,銀白的鱗片在陽光下泛著細碎的金光!我的心也在跟著雀躍。“是條鯽魚,還不小呢!"老公在旁邊說道。我急忙拉過來,他取了下來,丟進掛在水邊的魚簍。緊接著我又釣了一條鯽魚,老公笑說,兩條先入戶的魚都是你釣的哈!
不多久老公也釣到了第一條鯽魚,而且陸續我們也釣了一些參子魚,雖然這種魚個頭小,但味道還是不錯的,我們也把它收納入網。 等魚上鉤之余,我不禁問道,魚兒晚上會睡覺嗎?它休息的時候為什么不會溺水?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我們竟然也答不出個所以然,我便拿出手機來百度一下。原來,魚兒的大腦結構和人類不同,它可以一邊休息,一邊工作!也就是說,可以一邊睡覺,一邊呼吸。
這時對面路上來了幾個朋友,見我們釣魚,也跑來蹲在我們身邊,和老公聊開了,而且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我想著那首《小兒垂釣》,詩中小孩知道"怕得魚驚不應人"!而他們這樣大聲說話不會把魚嚇跑嗎?但他們還是照樣說他們的,魚兒大概也已習慣了這岸邊的嘈雜聲,該來吃的還來,腳邊魚簍里也越來越豐富了。有一次我釣上一條比較大的參子時,人往后連退幾步,被腳下一塊石頭一絆,又穿著高跟鞋,竟然摔了一跤,鉤上的魚也跑了,大家笑了起來,尷尬之余,我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那幾個朋友陪坐到后面,把魚簍的魚大都倒去了,說下午去某家聚餐,這時夕陽早已收盡最后一縷余暉,我們也該回去了。我想著再甩一竿就差不多可以收竿了。老公幫我上完蚯蚓,兩人一邊望著半天也不見動彈浮標,一邊開始收拾行李了。
“注意,你的魚竿又有敵情了”,這時老公在一旁笑著提醒。而我此刻也正盯著那時不時動一下的浮標,慢慢愈演愈烈,時而被扯下去一大半,時而又被頂上水面,一拉一放之間,特別揪動人心,我瞅準時機,迅速往上一提,好重呀!看來這次釣的魚不小,我吃力地把魚兒拖出水面。哇!竟然是兩條,只見兩枚魚鉤上赫然擺動著一大一小兩條鯽魚,驚喜來得有點猝不及防,哈哈!趕緊拍照,這種機會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哦!尤其是準備打道回府之前釣上來的,可謂是完美收官啦!
取下這兩條魚,我們也不再逗留了,老公果斷的收起魚竿回家咯!今天的魚兒雖然不是很多,也好像還沒有過足癮,但重溫釣魚的樂趣,晚飯的餐桌上也將多了一道佳肴,還是頗有成就感的!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段話:釣魚是一種修行,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親近大自然的運動!是呀!一根釣竿,一片天空,縱情揮灑,為漁而不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