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之后,歷經文帝、景帝到武帝,國力強盛,開疆拓土,這是中華民族蒸蒸日上的時期,而漢朝的“漢”字就是漢族的由來。
而平時說的漢奸,也就是漢族中的敗類,投靠異族反過來對付同族,令人不齒。
公認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漢奸就是西漢的中行悅。
中行悅原本是漢朝的宦官,漢文帝時在宮里服侍。當時匈奴強盛,自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受挫后,漢朝對其一直采取和親的政策,文帝便也選了宗室女子派往匈奴,并讓中行悅隨同。
中行悅不愿意去,力爭無果后,怨恨道:“一定是我的話,我會對漢朝不利。”文帝一笑。
中行悅到了匈奴之后,立刻投靠了當時的老上單于,從此開始了其竭盡全力惡心漢朝的生涯。
首先,他先勸說匈奴不要被漢朝華麗的衣物和精美的食物所同化,增強對自己風俗和食物的自信心。
他說,“匈奴的人口總數,抵不上漢朝的一個郡,然而所以強大的原因,就在于衣食與漢人不同。如今單于若改變原有風俗而喜歡漢朝的衣物食品,漢朝給的東西不超過其總數的十分之二,一旦受制于人,匈奴就會完全歸屬于漢朝了“。當時,匈奴很是落后,中行悅還教了他們計數的方法。
其次,中行悅勸說單于對漢朝態度強橫。
當時,還沒有紙張,兩國之間的國書寫在木扎上,漢朝送給匈奴單于的書信,寫在一尺一寸的木札上,開頭寫“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然后寫上所送的東西和要說的話;中行說讓單于用一尺二寸的木札寫信,并且把印章和封泥的尺寸都加長加寬加大,開頭也很傲慢,寫“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恙“,再寫所送東西和要說的話語。
再次,中行悅竭盡全力美化匈奴,貶低漢朝。
漢朝使者說匈奴不知道愛護老人,中行悅便說,“匈奴人都明確戰爭是重要的事,那些年老體弱的人不能打仗,所以把那些肥美的食品給壯健的人吃喝,這是為了保衛自己,這樣,父親兒子才能長久地相互保護,怎么可以說匈奴人輕視老年人呢?”。
漢朝使者說匈奴倫理很亂,父親死了,繼子可以娶繼母,哥哥死了,其他兄弟可以娶嫂子,中行悅說,“父子和兄弟死了,活著的娶他們的妻子做自己的妻子,這是懼怕種族的消失,所以匈奴雖然倫常混亂,但最后繼位的一定是本族的子孫。而漢朝雖然佯裝正派,不娶他的父兄的妻子做老婆,親屬關系卻越來越疏遠,而且相互殘殺,甚至竟改朝易姓,都是由于這類緣故造成的。”
有漢朝使者還想辯論的,中行悅直接說,你們別叨叨了,給匈奴的東西準備又好又齊全,否則的話,你們莊稼成熟的時候,匈奴大軍不介意去收割。
在他生命最后幾年里,中行悅發現了疾病傳染的現象,一些池塘有病死的馬,羊,那么里面的水就開始有“毒”。士兵食用之后,會中“毒”,輕則拉肚子,重則死亡。所以他建議匈奴軍隊,把一些病死的牲畜在經過匈奴巫師詛咒后,埋到漢軍進軍路線的一些水源上游。
這種戰術前期有用,漢軍許多人出象中毒癥狀,漢軍發現后,便對此有所防備,然而可惜的是,一代名將霍去病據說就是飲用這類水生病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