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安依舊
青春,一段漫長、奢侈又明媚的時光。來過,又隨時光流逝。
也許正因如此,才總會有念舊之人囈語,時光不覆。
高中三年,如風遠逝。
自去年高考以來,一直反反復復地做著同一個夢。同一片風景,同一片人群,卻帶著不同的心情。虛幻,卻真實的。
我總是夢見,我回到了一年前的高三。夢里,有時我復讀了,和以前的同學一起;有時我又已經大一,偶爾回校路過班級門口看看他們;有時還會夢見,我還沒有高考,在緊張地埋頭刷題,挑燈夜戰。
于我而言,那是痛苦的高三,是昏暗的高三,是我再也不愿回想起的高三。可上了大學后,我卻一次又一次想起,一次又一次懷念。
記得高考前夕,同學錄、留言本、明信片瘋狂地傳。留戀之情是會有,所以我在每一張紙頁上用寥寥字句寫下了我和他們初次相見的情景。并非要刻意與他人不同,只是想以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在他們腦海里留下一個淡淡的記憶。
高三時,每當下晚修,我總是獨自一人行走在明黃的燈光下。月夜如水,緩緩地流淌在身邊。有種頭頂的星空才是夢中的錯覺。那時候的我,還不清楚分別是一個什么概念,還不明白原來幾張紙便會讓人相隔萬里,也不知道自己距離成功的彼岸到底還有多遠。
可現在的我終于明白,原來有些事情,再也回不到過去。它們隨時光的齒輪行走,就此遺失在青春長河的某一點上。
2015年6月末,高三畢業的散伙飯,我終是缺席了。
后來看到朋友在空間相冊里曬,那天他們三四十個人一起聚餐的美味菜肴,一起對著照相機擺的搞怪pose,一起在斑斕閃爍的ktv里放肆唱歌,甚至是擁抱彼此以訴離別。可是那些美好,都與我無關。我不知道,在狂歡之余會不會有人因為我的缺席而失落,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記得那個獨愛童話的灰色姑娘,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記憶里還有我的影子。不知道這一別,多少年后才會再次相見。
期待卻畏懼著,重逢時的“猶如初見”。只是感嘆,在不知不覺中,高三終究是過去了。只是,這三年,真的還有太多未完成。
未來得及把寫的些許文章發校文學社,未來得及把總是粗心大意的壞習慣改掉,未來得及把那份抄了我整夜的英語筆記送給他,未來得及把那封藏在書桌里三年的信銷毀,未來得及把藏在心底的話說出口。未來得及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
回眸,再也不見時光的容顏。
想追,再也不見青春的影子。
霎時靜默,視線模糊成一片。原來時光帶走的,是我們的年少,一段再也回不去的記憶。
一個人。
一副藍色耳麥。
一條干凈的柏油馬路。
一排顏色清亮的紅綠燈。
一行過往的陌生路人。
一群面色淡然的新同學。
一枝已經殘缺的玫瑰花。
一本泛黃已久的日記本。
一張寫滿歲月痕跡的紙條。
一片嶄新的城市風景。
一場角落里無聲的哭泣。
陰差陽錯下,高考把我帶到了一個繁華的大都市,這里有霓虹閃爍的酒吧小巷,有夜夜笙歌的歌會廳和演出臺,有煙火迷離的河岸廣場。可是這一切,都讓我感到十分陌生。沒有被風吹過的熟悉的街道,沒有午后灑水車悄然行駛過的水跡,沒有一大早起來聽見的攤販叫賣聲。
原來過去已經習慣的時光,終是遠逝如白馬。
悲觀者說,時光讓人們再也不見,后會無期。樂觀者說,時光給予人們最好的禮物,是分別之后的相遇。
現在的我,時常單曲循環《明天會更好》,因為那是每天下午廣播里響起的歌。熟悉的旋律,似乎會讓我想起高中那段時光。想起那時候天真追著我喊懶羊羊的小靜,總是寫信支持我的桐寶寶,常常送給我插畫書的芳芳,安心傾聽我少年心事的梅兒,送我圣誕夜蘋果的小S,總是對我展開笑顏的老班長。
太多太多人,路過我的全世界,贈予了我一段明媚青春。
我想我會很懷念,那段時光里蕪雜的記憶。風吹落花時,我們九月的相遇;閑庭葉墜時,我們六月的分離。我回首往事浮現,一件一件,猶如昨天。
再見了。我的高中,我的青春。
再見了。那個長滿爬山虎的三角亭。
再見了。那片青草蔓延,積攢碎花瓣的香樹林。
再見了。頂樓望過的雪景以及無際的遠方。
再見了。無數個臺燈相伴的凌晨。
再見了。滿載玫瑰花和七彩氣球的新年晚會。
再見了。哭泣時擁抱過的分岔路口。
再見了。那片我筆尖下描述過的塑膠跑道。
再見了。那些含著溫柔與暖意的炙熱目光。
再見了。那個時常安慰鼓勵我的地理老師。
再見了。那個讓我安靜喜歡了一整個青春的少年。
一個人靜坐時溫書朗誦的聲音,會被葉子記得嗎。奔跑過的足跡,灑下的歡笑聲,會被歲月鐫刻下嗎。我存在過的痕跡,會被永遠留住嗎。
再見。再見。
飲一杯時光的酒,從此青春不回頭。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