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踩。
正如之前類似爭論下已有的觀點,這壓根就不是蘋果跟騰訊之間的戰爭,蘋果惡心的是用戶本身。用戶自己如果還不表明一點強硬的態度,那真是活該被抽血。
因為蘋果抽成的不是用戶給軟件的錢,而是給內容提供者,也就是另一個用戶的錢。
直到現在還有一堆人站在雙方公司的角度,站在蘋果和商家的角度去表示理解,并分析了一大堆以試圖證明什么“正常商業行為”、“商人就是要賺錢”的觀點。
拜托,商人永遠是為了賺錢,這些還用科普?可問題你到底是用戶還是商家呢?這30%抽的就是用戶的收益,從頭到尾就不是什么公司之間的事。
怎么看待,當然是反感+反對嘍。因為這個行為已經荒誕到大多數人已經不需要爭論其本身的是非了。一個作者文章寫得好,他在微信上發文章,我用微信賬號能看到,我愿意打賞他支持其創作,你說微信提供了一個內容發布和共享的平臺,它要抽成一部分打賞都還有點道理。這時候我的手機賣家突然跳出來說他也要抽成,還張口就是三分之一,說得好像我沒有花五六千買他這個硬件一樣。這個例子如果推廣開來,以后游戲里開個箱子,你的鼠標硬件商、顯示器、鍵盤、主機、耳機商是不是都能收錢?微信還有安卓端、網頁版呢,沒我們你能玩游戲嗎?蘋果摸得,我們摸不得?
不要說什么商家賺了錢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句槽點甚多的話用來調侃可以,拿來當真就是扯淡了。再次強調這不是商家之間的矛盾,不要自以為理中客,一個勁兒地為蘋果想借口,為騰訊等聲援。別鬧了,騰訊真沒什么損失,這錢本來就是你們打賞給作者的,當然因為羅一笑事件后改了政策,不能即刻到賬,非要說騰訊能賺點利息也行。但是這跟蘋果的30%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它抽的就是作者收益的30%,而不是騰訊在這個打賞的分成或者利息的30%。
對,有些人也說騰訊也不是好東西,是沒必要聲援??赡銈冞€沒弄清楚嗎?是騰訊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幫用戶說話,而不是我們要聲援它。兩家商人為了賺錢互撕,大家可以看笑話,可現在蘋果抽的到底是誰的錢?立場決定態度,消費者自己屁股坐哪都不清楚,自己的真金白銀的利益都不要了,還等著商家賺了自己的錢之后再來發善心,別天真了,它們只會變本加厲。
所以有些吃瓜群眾的言論是真的捉急,這么簡單的邏輯拎不清楚,當然也不排除某些人就是壞而不是蠢。我知道從商人角度看無可厚非,都是為了賺錢,可你是商家嗎?你是消費者啊。就算是果粉,成為果粉邏輯前提也是因為蘋果取悅了你,讓你滿意,才心甘情愿成為它的粉絲。它現在讓你失望了,損害了你的利益,你當然沒必要給好臉色看,當然要反對要抗議。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商家取悅消費者就是為了更好地賺錢,而當他們居然敢激怒消費者的時候,無非是這么做有更大的利益。至于那個“商家賺了更多錢就能反饋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的推論,再想想吧——他們已經都懶得取悅你,開始明搶了,還指望賺了錢以后會有比現在更好的態度和服務?
話說回來,正因為這個現狀,蘋果還真就這么妄為了,事實證明后果沒有那么可怕。該是果粉的大部分還會是,不提那些為之聲援和辯解的死忠,即使大部分果粉都反感這種做法,但普遍的印象里還是——“打賞”這個功能不是必需的,我用得也不多,所以我自己受不到太多影響。只要蘋果的產品本身依舊延續出色的品質,他們就還會繼續當果粉。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當然,如果蘋果下次又更進一步,總有一天會踩到大多數人的底線。
不過悲哀的是——整件事里真正直接利益嚴重受損,真正感到絕望的是那一小撮內容提供者。他們辛苦地創作出了足以讓觀眾讀者們為之打賞的優質內容,但是卻要被莫名其妙地抽走近三分之一,而騰訊等平臺也確實出于情有可原的道理不可能為了他們去跟蘋果真正死磕到底,對于他們創作的打擊還是很大的。
所以真正吃大虧的,還是這一小撮互聯網平臺的優質內容提供者——但誰又知道,當創作積極性受到影響后,他們吃的虧,最終不會由廣大一般用戶和這些商家們來承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