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前,他想要給他最愛的學生——米奇·阿爾博姆上最后的一課,就像他們還在學校時一樣,他們約在每個星期二,地點就在教授的書房。通過這分布在14周里的一堂課,米奇·阿爾博姆理解了弟弟之所以“拒絕”自己關心的原因,釋然了自己父親的不親近,也懂得了愛,知道了維護婚姻的真諦……這位不僅改變了自己學生也給了世界上許多人對生活新認識的教授便是——莫里·施瓦茨。
圖片發自簡書App
? 莫里教授是個樂觀的人,他患上了ALS,且不久于人世。在剛剛開始給米奇講課的時候,他就已經肌肉萎縮,不能自己倒垃圾,甚至不能自己上廁所。但是他沒有因此而閉塞自己,他接待了越來越多的來訪者,接受了一個想要采訪他臨終而增加點戲劇效果的人的邀請,原因是他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他,能從他的事上得到一些啟迪。(不過后來連那個本來以盈利為目的的電視業人也被莫里“感化”,認為莫里是他的朋友)莫里沒有因為自己的窘況而自憐自艾,他反而會在“我”幫他敲打背部以助于他呼吸的時候跟我開玩笑說“別太狠,我是個老頭子了”“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
? ?莫里教授認為金錢、名利這些都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愛來的重要,所以14周的課程中米奇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的最深刻的即是愛。莫里教授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因為他得病而改變生活的軌跡,所以在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們提出要請假,一直陪著他、照顧他的時候拒絕了他們。但他們依然會經常交談,他們互相拉著手,感知對方的愛。莫里教授的摯友也患了病,即將失去聽覺,而此時的莫里教授有可能即將不能說話,記者想象著有一天讓他倆在一起,一個不能說話,一個沒有聽覺,那會是怎樣的情景?“我們會握緊彼此的手,我們之間會傳遞許多愛的感覺。我們有三十五年的友誼。是不需要語言或聽覺去感受這種關系的。”這段話深深的觸動了我,這是一段怎樣深刻的友誼,究竟有多深的情感才能達到這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默契。
這節課不僅教會了米奇很多,也深深的感動了我,幾次都忍不住落淚,有一段是在知曉了米奇從小缺乏父親的愛之后,莫里教授在米奇給他按摩腳的時候,非常嚴肅的對他說“我不知道你為什么回到我身邊來。但我想說……如果我還能有個兒子,我希望他是你。”米奇說一時間他感到害怕,似乎接受了莫里的感情就意味著背叛了自己的父親。可當他抬起頭來,看到莫里噙著淚水的笑容時,他知道這時候是沒有背叛的。他真正害怕的是跟莫里說再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時候你不能只相信你所看見的,你還得相信你所感覺的。如果你想讓別人信任你,你首先應該感到你也能信任他——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后倒去。
還有好多或感動或引人深思的片段,沒有一一寫下、拍下,留點神秘感。我沒有多好的文筆,整篇文章可能沒有很好的邏輯,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這些就是我看完這本書后想說的,作為我收獲了感動與思考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