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脂率又稱體脂百分比,指的是人體脂肪重量占人體總體重的比例。體脂率是除了體重、腰圍、體質指數(BMI)的另一個衡量人體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正常成年人的體脂率分別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與這個正常比例相差太大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目前測量體脂率大概有以下六種方法:
****1、目測****
****2、皮脂鉗****
3、生物電流阻力分析
****4、水底稱量法****
****5、雙能量X射線吸收測量法(DEXA)****
我們能夠通過自己來測量體脂率的就是前三種方法,下面我就重點介紹一下這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目測法無疑是最簡單也無需成本的方法,只要對照著圖片和鏡子去估計自己的體脂率即可。給大家提供兩張從網上找到的圖片先試試,男左女右:********
個人認為,無論男生女生只要能達到中間一行,都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不用片面地在體重上糾結太多。對于非專業運動員來說,體脂率太低或者太高都不利于自己和下一代。不過這個方法雖然簡便,但誤差會比較大只能作為初步的估計結果,所以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小工具進行測量,看下文。
第二種方法則是利用皮脂鉗測量身體部位的皮下脂肪厚度,一般會選擇腹部、肩胛部、上臂部、大腿部等幾個部位進行測量,測量得到了脂肪厚度后,再通過公式估算出體脂率。因為感覺一放公式我就沒辦法增粉甚至會掉粉,所以想采用這個方法的同學,麻煩您自己去找公式吧,不難找到的。
這個夾子在網上有賣,價錢也很實惠,一般3塊到10塊不等(估計郵費會比物品貴一點),當然也有加上數字顯示屏的升級版,價錢就稍微高一點,但其原理都跟物理課用過的游標卡尺差不多。小編認為,這個方法即使不用公式去計算,也是值得一試的。特別是已經開始采用運動的方式減肥,但體重卻沒有明顯變化的童鞋。因為如果體脂率有所下降,比如體現在腹部皮下的脂肪厚度變小了,那么即使體重上沒有變化,我也一樣恭喜你。另外,假如沒有這個夾子,那么此時此刻,我們也可以把自己肚臍旁邊的皮膚連同皮下脂肪按照下圖的方法,捏起來感受一下它們的存在吧。
第三種方法是生物電流阻力分析,乍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只是利用了人體不同組織的導電性能不同的特點而已。隨著體脂率的上升,通過人體內的微小電流所產生的電阻值也會越來越大,利用電阻值也同樣可以估算出體脂率。個人比較推薦這個方法,因為現在已經有很多體重秤將這個功能附加了上去,在稱量體重的同時,也可以得到一個大致的體脂率。
體脂稱的價格會比普通的體重秤稍微貴一些,網上100~300塊的居多。不過這個功能只要能正確使用,還是非常值得的。為什么要強調正確使用呢?因為有時候測量出來的結果會有一些較大的波動,而這些波動有部分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比如一天中不同時間點測量、運動前與運動后、有沒有排空體內庫存等因素,都會造成測量結果產生較大的誤差。所以,假如你想將結果進行對比,則必須盡量減少干擾因素,比如每天采用相同的時間點,或者晚上運動前進行測量(運動期間如果沒有喝水,不要高興得太早,也許減的只是體內的水而已)。稱量體重時也同樣需要注意這一點。
綜上,體脂率在控制體重的過程中,也是一個重要的身體指標,我們可以通過以上較為簡單的方法去進行估算。綜合體質指數(BMI)、腰圍和體脂率,可以讓我們避免片面追求體重上的變化,從而達到更好的指導作用。
溫馨提醒:肌肉在正常情況下,其代謝能量的速度比脂肪組織高出很多,這意味著體脂率降低后,我們盡情享受美食的機會就多了。動起來吧,為了以后不要太委屈自己的胃,暫時辛苦一下自己的手腳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