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巧的是,前幾天我向一位優秀的朋友去討書單的時候,她同樣推薦了這本書給我。并告訴我,這是入門級的。目前還沒有讀完,就急切地來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
第一章:作者闡述了心智的力量
為什么要學習? 兩種思考方式:看上去好像學了也沒什么用,不管了,先學了再說。 看上去好像學了也沒什么用,那就不學了。日積月累,二者心智不同,做出的選擇不同,之間的差別,或者說差距就出來了。
興趣真的那么重要嗎? 我們究竟是因為有興趣才做得好,還是做得好才有興趣? 當然了,現在看娛樂節目這些無腦消耗,不應該在我的興趣范圍里。 * 我之前就是一個醉心于細節計劃的人,有完美主義傾向。出于某些不好的經驗,比如計劃趕不上變化,覺得自己努力白費了,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認可,別人的表現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諸如此類的等等。我向現實妥協了,開始不再計劃,甚至開始停止深度思考。而是醉心于拿來主義,加上天性懶惰。
“所有學習上的成功,都只靠兩件事:策略和堅持,而堅持本身就應該是最重要的策略”
第二章:如何開啟心智
心智的三個方面:獲得知識,應用知識,抽象推理。心智可發展,可培養,可重建,甚至可以反復重建。
大腦,情緒,滿足感,這些都是可以被控制的。不是壓抑,而是通過思考,延遲滿足,或者借助大腦的保護機制(遺忘痛苦),慢慢遺忘。朝前看,就能夠遠離痛苦,常思考,才不會掉入另一個坑。“平靜接受并且正確認識自己的天性是改變天性的第一步”
方法:仔細審視自己在哪方面的天性尤為強烈,堅持一段時間,反復拿出紙筆羅列,挑出一點最重要的,寫在看得見的地方,提醒自己要控制。
“真正擁有耐心,甚至驚人耐心的你,生活就會從此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第三章:通過管理自己與時間作朋友;
精確感知時間流逝的能力來自于在記錄時間方面的積累。
"心智開啟的起點是 - 意識到可以自律,而心智發展的過程就是克服懶惰的過程。"
“無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應該去做;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無趣,都應該做”
“真正最重要的任務永遠只有一個——那個真正對你的目標實現有幫助的任務”
目標現實可行要滿足兩個條件:有人做到了,且我與這個人的差距不大。
“如果你目前的處境并不令人滿意,那就一切從簡 —— 找一個你覺得該給你帶來改變的行動,然后去做就是了。”
* 作者娓娓道來,簡潔明朗的文字,清晰的邏輯,實在的道理,緩解了我作為一個25歲“大齡”女青年內心的焦慮。讓我突然領悟到,時間的流逝原來并不可怕,自己一個人也不可怕,只要我努力,時間不負我,自己的努力不會負我。
* 我的焦慮,也是大多數人心中的焦慮 —— “沒有時間了”
第四章:開拓我們的心智
獲得知識的基本途徑:讀書,理解,反芻。
了解到經驗的局限性: ?*不是所有的經驗都適用于你自己的,還記得小馬過河的故事嗎?你應該明白自己的長處和優勢,避免知道和了解過多不利的經驗,局限了自己的發展,不要過度引申別人的經驗。適當的關閉自己的信息渠道,也能保證自己不在過多地收集信息上浪費時間。
提高自學能力:讀書,堅持思考
正確對待老師:要求老師什么都懂,負全責,做得好是不符合道理的。
通過改變態度改變自己的世界:冷靜衡量自己的資源,不吝嗇自己的時間,精力,更不要目光短淺。
耐心培養記憶力: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專注當下的理解和最大程度的投入,筆記只是給自己一個回顧,讓自己能夠溫故知新。
*人和人的區別,受智商所限的差異其實并不大。心智所以不同,多是因為后天的刻意培養。讀書可以促使人進步。在成長過程中,要培養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避免盲目信仰。堅持,給自己時間,慢慢的悉心澆灌自己。
第五章: 小心所謂“成功學”
經濟學的根本目的在于研究“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 承認資源稀缺客觀存在。
很多人對成功的定義就是高人一等。有些人看透了一切,卻選擇了逃避,認為“萬物皆空”。這不過是心智力量太弱的表現而已。
多數的成功學書籍都是以偏概全,單向成立。你要小心分辨。
遇到問題麻煩的時候要告訴自己,“你并不孤獨”。所以只要想辦法尋找解決方案就好了。
留心成功者說的話,信一半,因為理解了心理學上所說的“認知偏差”。
不相信運氣,更不要相信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不講一個問題想清楚,就會認為錯誤的認知而不停的浪費時間。
所謂“幸運”,不過是欲望得到滿足。而“不幸”,是因為欲望落空。欲望盡管不被滿足,卻是可以控制的。相信運氣其實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現。
打造人脈,不如打造自己。承認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善于與人交往,也是一種需要學習,并且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實踐的技能。
*需要仔細辨別的事:我做完這件事之后所獲得的快樂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上才可以獲得的?
標記并優先實施那些無須比較就能獲得歡樂和幸福的行動方案
第六章: 更多思考
最節省時間的方法:學習
效率低下的原因:回避困難
時間的管理技能:安排,評估,高效完成,不遲到,隨機應變應對推遲
想盡一切辦法,動用所有資源,幫助身邊的人
不浪費時間證明自己,別人如何認為,如何評論,其實無法影響自己的心態
良好的積極心態:不后悔,不自卑,專注于思考,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辨自己的優缺點,并且深度思考這到底是優點還是缺點?
被低估了的今天
第七章: 從此刻開始改變
萬事皆可準備,利用潛意識進行知識的聯結,時刻進行思考
耐心,本質上就是時間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