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做時間管理分享會的時候,有一個伙伴的提問一直縈繞在我心里。因為沒有得到很好的解答,我也一直很疑惑,還有什么是我沒有看到的?
“為什么明明我知道,打掃,對于家和我自己,都很重要,可我就是忍不住的拖延。就像疊衣服這件小事,我也可以把晾干的衣服收下來,擺在那里一個星期,都沒辦法收進衣櫥。”
從表面上看,的確它是一個有關“拖延”和“效率”的問題。
但是,我從自己所知的,所行的任何一個有關“管理”的方面,來提供思考甚至方案,都沒有任何進展。
這個問題,就一直這樣擱置下來。
一直到最近,我開始再一次家的深度整理。這個答案,慢慢開始浮現了。
我會開玩笑的說,整理這門功課根本就不需要學,更不需要花錢,無論請人整理,或者是去上課。
因為我有一個在家庭整理方面,做到極致的媽媽。
媽媽的家里,床鋪是永遠是平平展展沒有痕跡的,衣服永遠都是散發著清香的氣息,木地板是帶有光澤可以倒映出人的影子,就連喝水的杯子,都是清晰而透亮的,沒有一點水漬。
按理來說,我應該是在整理方面更出色的,可事實正好相反,這么多年,我并不像我的媽媽,相反,我有些邋遢。
媽媽和我都會很好奇,為什么,我不像她?!
我對家務整理,是不感冒的。除了做飯,那是必須完成的。其他的,我都得過且過。
先生曾經開玩笑的說過,媽媽到我們家來,只會站在門口,放放東西,都不會坐下來喝口水,就直接走了。活動范圍,不超過一步。
我甚至會對抗媽媽干凈的習慣。那對我來說是一種無法企及的高度,給我帶來無限的壓力。
那種抗拒,讓我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版本。
仿佛在內心里有這樣一種聲音“媽媽那么干凈,我偏不!”
在對抗中有很多的情緒,有仇視,報復,也有不屑,自我欺騙。
我一直以為,是媽媽那么好,我才會那么不好,我會把罪責都丟給她。
我的內心有一種聲音“都是因為你!”我幾乎從來沒有看到媽媽的好,媽媽一輩子視為珍寶的珍貴的品質,卻被我當成糞草。
我感到很羞愧。
LP課程里,老師一句話,對我印象很深。
我們以為我們不要像父母,所以就拼命的努力。結果發現,就是把手翻了一個面,從手心翻到了手背。還是原來那只手,只是方向反了而已。
真正的改變,是從左手到右手。看起來一樣,又有一些不一樣。
現在我當試著放下對抗,帶著欣賞,去做每一件家事。
那些媽媽給我留下的美好品質,我終于可以在其之上,發揚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