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小吳同學一直在我耳邊說有部叫怦然心動的電影多么多么好看,我說其實老李演的怦然星動不是很好看......她很鄙視地看了我一眼說,誰看老李演的呀,是另一部美國電影啦!(忽略我想暴打她一萬遍的心情!)就這樣,我默默記下了這個名字還有這個仇,并上網查了查這部電影,看完預告片心情也是一言難盡--還有呢?就完了?!還要會員才能看?!!當然像我這種窮人是不會買會員的,只能靜候佳音,坐等資源。恰好這兩天領了個搜狐會員,此時不看更待何時!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入這部年輕人的愛情電影里吧!
02
怦然心動,電影講的故事其實挺簡單,中心圍繞著青春期男生女生開始萌發對異性的關注與對愛情的啟蒙意識以及兩方的“戰爭”展開--她喜歡上他的時候,他不喜歡她;她不喜歡他的時候,他開始喜歡她;她離開他的時候,他真的喜歡她了。
電影的表達方式挺有意思,分別以男女主各自的視角來描述。女主朱莉自小對新搬來的小男孩布萊斯一見鐘情,被他那雙亮晶晶的眼睛深深吸引,自此就開始對布萊斯窮追不舍。小學時,他搬家她不識趣地殷勤幫忙,他上學她當著全班的面熱烈擁抱歡迎他;到了初中,等車時邀請他上梧桐樹一起看風景,養了小雞下了蛋免費送給他們家,直到她發現那些雞蛋都被他扔進垃圾桶了。
而布萊斯從第一次見到朱莉就沒好感,小學開始就使盡解數躲避她,初中更是為了不讓她再纏著他而與她的死對頭雪莉成為了朋友,直到朱莉對他生了氣再也不主動找他,從不與人親近的外祖父竟然主動與朱莉一起種樹。這時有趣的轉折點就來了---朱莉漸漸發現布萊斯并沒有那么好,她對布萊斯很失望,她再也不想喜歡他了。
而布萊斯和外祖父談過后,認真揣摩了外祖父說的那句經典語錄
“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內,有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后,會覺得其他人只是浮云而已。”
他發現自己不知何時起喜歡上了朱莉,他想和朱莉道歉,想讓朱莉原諒他,想認真地和朱莉做朋友。最后,布萊斯用一顆梧桐樹換回了朱莉的原諒與回心轉意,他們終于可以好好地,像真正的朋友一般交談了。
03
這部電影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東西,正面意義有女主身上的勇敢、自尊自愛,兩個哥哥對于音樂的夢想與家人的支持,父母對她的教育方式,如何正視自己的貧窮出身,如何接納不太健康的家人,如何正確地對待愛情等;反面教材有男主身上的膚淺、不誠實、懦弱,男主父親的自大自傲,高高在上,瞧不起女主一家,男主朋友的虛榮等,從這些來看整部電影的主題內容是非常豐滿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傳達出美國人對于生活、家庭、愛情、事業的一種態度與價值觀。下面就從幾個主要的方面說說我的看法。
勇敢和自信
朱莉從小就是一個敢想敢做的小姑娘,喜歡布萊斯就熱情的給他幫忙、擁抱他,長大了一點后就想和布萊斯分享一些美好的東西,在她眼里布萊斯不同于其他凡夫俗子,她毫不在意周圍人的看法,毫不介意在大眾面前展示自己對布萊斯的關注,光是這一點就是我們很多人都做不到的,至少我自己就真的做不到。
大部分中國人的感情是比較含蓄內斂的,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男孩要大膽能干、女孩要矜持文靜的觀念,所以一般女生喜歡男生都是暗戀默默關注,很少有人像朱莉這樣直接熱情的表達,我們缺乏這樣的勇氣,更缺乏自信。我們總是覺得喜歡的人有千萬般好,而自己一無是處。
就連高傲清冷如張愛玲也說:
“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并且在那里開出一朵花來。”
但朱莉不一樣,她說:
“我從沒有因為住在哪里而自卑,也沒有太多地想過貧窮,我知道我們不富裕,但我感覺我沒有錯過任何東西。”
她底氣十足,信心滿滿,就像一朵向日葵,活力又可愛,青春而美麗。我想這可能也是后來布萊斯被她吸引進而喜歡上她的原因。
朱莉以為布萊斯會懂她所想愛她所愛,直到梧桐樹被砍了,她送給布萊斯一家的蛋也被扔了,她開始發現原來布萊斯不是她想象中的那個人,他沒有那么好,并不值得她那么用心對他,于是她非常果斷的不再找布萊斯了,堅決同他劃清界限。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炒得很熱的毛曉彤,她分手時的豪爽簡直堪稱模范。
很多人會在愛情里迷失自我,丟棄了尊嚴,就像我之前想要是有一天有了男朋友一定對他百依百順無所不應,現在看過一些人的感情,讀過一些書便知道,不管是在那種關系中,永遠不要輕易丟失自己的原則與尊嚴,感情沒了可以再有,原則與尊嚴沒了,那就與行尸走肉無異了。
親人與家庭
電影中有一段是朱莉想整理庭院,遭到了父親的拒絕,引發了父親與母親的爭吵,但父母并沒有當著朱莉大吵大鬧一番,而是爭執了幾句后就停止爭吵并安慰朱莉,表示他們沒事。睡前也輪流去和朱莉聊天,說說為什么會拒絕她的請求,讓她安心,父母還是相愛的。看到這里我很羨慕朱莉有這樣的一對父母,溫柔而理智,寬容而善良。
說到這里我又想到劉同書里所說的:
“風箏是因為束縛,才能飛得高。人也是因為有了親情的羈絆和約束,才變得幸福。”
雖然和這個主題有點偏離,但都是講好好說話的重要性。好好說話既能讓對方舒服,讓關心的人放心,也能讓自己說出真正想說的。
其次就是朱莉一家對待不健康的叔叔的態度。朱莉父親有個不健康的弟弟,但他沒有覺得弟弟是累贅,而是選擇拿出所有的積蓄把他送到最好的私人治療機構里,對此她的母親雖然略有微詞但也是支持的。后來朱莉見到了傳說中的叔叔,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她也沒有排斥這樣一個與平常人不太一樣的叔叔,即使親眼看到了大庭廣眾他發病的樣子,也沒有嫌棄疏遠他,還是開心的陪著智力只有小孩水平的叔叔玩。
而當布萊斯的好朋友蓋瑞知道了這事后,就越是瞧不起朱莉一家了,雖然布萊斯并不認同這個觀點,但當時他也隨口附和了,與朱莉一家寬容善良的一面形成鮮明的對比。
真正的家人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樣子,即使你和別人不一樣,我都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家庭。真正的教養就是不高看任何有權有勢有錢之人,也不輕視所有為生計奔波為生活謀生的下層勞動人民群眾。
夢想與事業
朱莉一家到布萊斯一家做客時,飯桌上聊起了朱莉兩位哥哥的學業,得知他們快要畢業并且準備繼續玩音樂上再大學時,布萊斯的父親頓時變得非常沉默且陰郁。
飯后布萊斯的父親又冷嘲熱諷地說錄制唱片非常燒錢,女兒反駁了一句他便怒火中燒地扇了女兒一巴掌。或許是看到如此意氣風發的兩位青春小伙讓他想起了當年也組過樂隊的年輕時的自己,最后因為資金其他什么問題而放棄了,沒有像朱莉兩位哥哥一樣堅持下去,因此一提到這個話題,他變得格外暴躁和陰郁了。
正如謠傳是王小波所說的: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這句話反過來也說得通,人的一切憤怒,同樣也是對自己無能的痛苦的發泄而已。
反觀朱莉一家,朱莉相信小雞可以下蛋并且實驗成功還獲得了科技展覽獎第一名,在家里也養了一群小雞還可以拿蛋換錢。而朱莉的父親一生傾盡所有保護弟弟與堅持畫畫營生,家庭和睦,生活美好,事業就是愛好。他們都一樣只為自己和自己所愛之人而活,無關他人 ,活的逍遙自在,無拘無束。
馬云也說: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即使前方荊棘重重,波濤洶涌,我們也要像《七月上》里所唱的那樣:
我欲乘風破浪,踏遍黃沙海洋。與其誤會一場,也要不負勇往。
關于電影,我能看到的發現的表達出來的就是這些了。看完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朱莉對布萊斯的感情的態度那么瀟灑,那么迷人。與舒婷的《致橡樹》里表達的態度非常相似,那么就以這首詩作為結尾吧。
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云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最后,愿我們都能遇到一個無可替代的彩虹般絢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