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戰不怠”這是戰爭時期最高明的戰術。
人際關系不是戰爭,我們要的是解決問題。所以我們需要知彼解己。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耳朵,一張嘴巴。但我們卻很少用耳朵,大多數時候都在用嘴巴多于耳朵。
其實溝通最好的方式不是會說,而是要會聽。很多問題和矛盾的發生就是“不會聽”。
不會聽,不是聽不見。而是根本就沒有去理解對方,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回應對方。
回應的方式決定了你的傾聽到達了什么等級。作者也列舉了四種回應方式:
價值判斷——對旁人的意見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價值觀探查別人的隱私。
好為人師——以自己的經驗提供忠告。
自以為是——根據自己的行為與動機衡量別人的行為與動機。
舉個例子:
請看以下一對父子的談話,先從父親的角度來看:子:“上學真是無聊透了?!?br>
父:“怎么回事?”←追根究底
子:“學的都是些不實用的東西?!?/p>
父:“我當年也有同樣的想法,可是現在覺得那些知識還挺有用的,你就忍耐一下吧。”←好為人師子:“我已經耗了10年了,難道那些X+Y能讓我學會修車嗎?”
父:“修車?別開玩笑了。” ←價值判斷子:“我不是開玩笑,我的同學喬伊輟學修車,現在月收入不少,這才有用啊?!?/p>
父:“現在或許如此,以后他后悔就來不及了。你不會喜歡修車的。好好念書,將來不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薄脼槿藥熥樱骸拔也恢?,可是喬伊現在很成功。”
父:“你已盡了全力嗎?這所高中是名校,應該差不到哪兒去。”←好為人師、價值判斷
子:“可是同學們都有同感?!?/p>
父:“你知不知道,把你養到這么大,你媽和我犧牲了多少?已經讀到高二了,不許你半途而廢?!薄麅r值判斷子:“我知道你們犧牲很大,可是不值得?!?/p>
父:“你應該多讀書,少看電視——” ←好為人師、價值判斷
子:“爸,唉——算了,多說也沒什么用?!?/p>
這位父親可謂用心良苦,但并未真正了解孩子的問題。
其實解決回應的方式還是先學會傾聽。作者介紹的傾聽方式就是:移情傾聽。
移情聆聽是指以理解為目的的聆聽,要求聽者站在說話者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和感受。
當我們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時候,那么我們的傾聽就算是入門了吧。
21天習慣養成第9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