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鏈接
明白老師:普通人如何練習寫作,寫出 10w+?看這一篇就夠了!
二、思維導圖
三、拆解仿寫
1.拆解(SCQA+李笑來8問法)
開頭引入:自己寫作的真實經歷
S寫流水賬,自嗨沒能持續寫下去;
C買課學寫作還是沒長進
Q怎么辦呢?
A看李笑來的書找到答案,安靜下來讀書學習、練習寫作
小結:我遲早寫出10萬+爆文
1、我要說的是什么概念?答:寫作能力
2、這個概念為什么重要?答:寫作重在積累,所有事都是一件事,把輸入、思考、輸出和其相關的各種事情,所有的事加到一起,才是寫作這件事。
3、這個概念如何被誤解?答:只要不斷寫,就能提高寫作能力,最后賺到錢。
4、這個概念實際上是怎么回事兒?
答:寫作=輸入30%+思考50%+輸出20%
輸入=知識積累——有東西可寫深入
思考=認知——對別人有用
輸出=表達方法——讓別人看懂
5、正確理解這個概念有什么含義?
答:
摘錄:如果沒有優質的輸入和思考,輸出的只能是無用之言
轉述:10萬+爆文核心都是思考/邏輯
舉例:咪蒙——朋友故事+文字技巧
李笑來——硬核說理+各種類比
粥左羅——觀點+素材+案例細節+金句總結→帶觀點的故事文
劉潤——用商業案例講模式、道理、方法加上金句、邏輯
思考:先歸納總結上文——他們的核心觀點和文章邏輯都是嚴密的
正面舉例:第一稿:枯燥的邏輯、講理? ?
比如因為…所以…,原理是…,由…構成,被…影響? ?
第N稿:加上案例、金句、開頭、結尾、故事,從枯燥邏輯到包裝形式? ?
最后調整前后順序、句子銜接
反面舉例:思考模糊,文章邏輯混亂,還要加上各種技巧,比如開頭、結尾、金句、故事、金字塔原理等,讀者會不知所云。
小結:寫作的核心是思考——把一個事情、道理、觀點、邏輯清晰地講明白
6、如何正確使用這個概念?答:
轉述:只有把邏輯練得足夠熟練,再學其他技巧才有用。
第一步:先練邏輯,就是思考水平
第二步:邏輯練熟后,再慢慢結合技巧如案例、故事、細節,讓文章更有趣
舉例:每個階段加入一個技巧,熟練后才能加下一個技巧:
100%邏輯,0技巧
90%邏輯,10%技巧
80%邏輯,20%技巧
70%邏輯,30%技巧
60%邏輯,40%技巧
50%邏輯,50%技巧
小結:慢工出細活,一次做好終生受益
行動:普通人練習寫作,應該先從如何把一件事情寫清楚開始,再加各種技巧逐層遞進
7、這個概念如何被誤解?答:片面看到寫作能賺錢,沒看到背后需要的積累。
8、錯誤使用這個概念有何后果?
答:21天訓練營能頂別人10年功夫,根本不可能。
盲目跟風學自媒體寫作,想寫出爆文速成賺錢可能嗎?
結果就是當邏輯不通、內容更亂時容易內耗,感覺特別挫敗,放棄寫作。
9、這個概念與什么其他重要的概念有重要聯系?
答:寫作,先認識自己比如情緒和能力——開始寫就對了,技巧都是累贅,最重要的是培養對文字的熟悉感。
客觀規律——能量守恒,付出多少、收獲多少
舉例:高手寫出10萬+爆文,是多年寫作積累(6-10年)+移動互聯網的機會
2、仿寫——SCQA+因果
S——明白老師剛剛寫作時,寫流水賬未能持續寫下去
C——買寫作課學了很多技巧,他也沒太大改進
Q——21天訓練營能頂別人10年功夫,可能嗎?技巧學會了,就能寫出10萬+爆文嗎?Q8
A——從李笑來的書中找到答案:首先要沉下心來讀書學習,然后才能思考寫作。
高手寫出10萬+爆文,是多年寫作積累(6-10年)+移動互聯網的機會Q9
寫作只有一件事:把輸入、思考、輸出和各種技巧加到一起,才是寫作這件事!Q2
用公式表示:寫作=輸入30%+思考50%+輸出20%? Q4
也就是說,輸入=知識積累——有東西可寫
深入思考——對別人有用
輸出=表達方法——讓別人看懂
很多高手寫的爆文核心觀點和文章邏輯都是嚴密的,其核心都是思考/邏輯Q5
比如:咪蒙用的是朋友故事+文字技巧
比如李笑來擅長把硬核說理用各種類比費曼輸出
比如粥左羅常常寫出帶觀點的故事文,文章結構是:觀點+素材+案例細節+金句總結
比如劉潤用商業案例講模式、道理、方法,再加上金句、邏輯
他們的第一稿大概充滿了枯燥的邏輯、講理,比如因為…所以…,原理是…,由…構成,被…影響等
修改到第N稿時加上案例、金句、開頭、結尾、故事,把枯燥邏輯和包裝技巧結合,最后調整前后順序、句子銜接Q5
所以,寫作的核心是思考——把一個事情、道理、觀點、邏輯清晰地講明白,其中邏輯是一篇文章的骨架。Q5
從另一方面講,如果沒有優質的輸入和思考,輸出的只能是無用之言。Q6
如果思考模糊、文章邏輯混亂,還要加上各種技巧,比如開頭、結尾、金句、故事、金字塔原理等,讀者會不知所云。
比如,你寫第1句話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的想——我該如何開頭,是用激發好奇,還是講一個故事寫這個開頭,和標題有聯系嗎?
萬一別人看到開頭就關掉文章怎么辦?
我要不要用金字塔原理中的「結論先行」?
文章萬一沒人閱讀咋辦?
就這樣,你的精力都被內耗在了開頭。
再比如文章邏輯不那么流暢,加上技巧,只會讓文章更亂,閱讀肯定會低,你就會感覺特別挫敗。Q8
所以,剛開始學寫作時,只有一個動作:寫,培養自己對文字的熟悉感;只有一件事情:練邏輯!
等邏輯練熟后,再慢慢結合技巧如案例、故事、細節,讓文章更有趣
比如每個階段加入一個技巧,熟練后才能加下一個技巧:
100%邏輯,0技巧
90%邏輯,10%技巧
80%邏輯,20%技巧
70%邏輯,30%技巧
60%邏輯,40%技巧
50%邏輯,50%技巧
明白老師說得好:這是個慢活,需要耐心做。
一次做好,終生受益。Q6
寫作需要從認識自己開始,從如何把一件事情寫清楚開始。
沒有人能一次性把各種技巧全部融合到文章里。
因為這個世界是能量守恒的,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認識到這個規律,就不會再對寫作速成抱有幻想,而是從頭開始,一點點練好基本功。Q9
當自己的寫作能力提升后,才可能為別人提供價值,寫出好文章。
四、總結——假設+因果
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觸動就是沒有思考,所有的寫作技巧都是白費力氣。
因為我就踩了這么一個大坑,熱衷于學習各種寫作技巧,就像明白老師所說的那樣,在寫開頭時就會糾結要加什么樣的手法才能吸睛,是寫故事好呢,引用知乎問答好呢,還是講熱點好呢……
我常常會在開頭花大把時間,因為教寫作課的老師反復強調開頭的重要性,結果是我寫著寫著就沒了下文!
我今天才悟到:邏輯也就是思考,才是一篇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它甚至占了寫作的50%以上!
大佬們寫的10萬+爆文核心觀點和文章邏輯都是非常清晰的!
比如明白老師告訴我——
李笑來,是硬核說理,各種類比,讓讀者從簡單到復雜,從已知到未知,讓讀者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
粥左羅,以觀點為主干,深挖素材、案例細節,金句總結,把講理部分稀釋,加上金句。最終得到一篇雖然講觀點,但更像故事的傳播文。
劉潤講模式,道理,方法,但用商業案例引出,加上金句、邏輯嚴密的技巧,拓展到對普通人有幫助的視角,也很容易傳播。
他們都是在深入思考、邏輯嚴密的基礎上寫作輸出的。
剛開始寫作不需要太多技巧,邏輯才需要大量練習!
等邏輯練熟后,再慢慢結合技巧如案例、故事、細節,讓文章更有趣
比如每個階段加入一個技巧,熟練后才能加下一個技巧:
100%邏輯,0技巧
90%邏輯,10%技巧
80%邏輯,20%技巧
70%邏輯,30%技巧
60%邏輯,40%技巧
50%邏輯,50%技巧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哇!)
這是個慢活,需要耐心做。
認識到這一點雖然有點遲,但是我總算搞明白了自己寫作為何一直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從現在起可以按照正確方向刻意練習了!
由此我深刻地認識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到底層原因或者底層邏輯,才能事半功位、少走彎路!
因為成甲老師在《好好學習》中說過:
“認識了底層規律,自己就是一個‘煉丹爐’:
外部輸入的東西,經過加工形成全新而又熟悉的認知;而反過來,這種認知又進一步增進你對外部輸入的理解。”
如是,我就能打通寫作阻塞,實現融匯貫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