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第989天
2025.2.3自由書寫
重聽陪伴營第10期里佩琳老師和一位老師的連線,有兩點還是很有啟發的,最近我也在用,剛剛和小霞也在說。
1.在自由書寫上會遇到卡點,要圍繞著你這個核心的情緒,繼續深挖那個一團亂麻,搞清那個黑洞到底是什么。
她的核心情緒就是恐懼,其實她已經摸到了,它已經在你面前了,不像別的老師可能還找不到核心情緒,還一直在那個焦慮、羞恥、內疚、壓抑的情緒里打轉,你這已經浮出水面了,就直接直奔主題,你的恐懼后面是什么?不需要靈感,你只是安下心安靜下來,然后相信自己,跟著自己的引導去探索這個背后他想告訴你什么,你究竟在怕什么,是什么引起你的恐懼的,他的需求是什么?找到你背后的需求是什么,這個我幫不了你,你一定要自己去探索,可能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撥,然后匹配自己,對自己要有耐心。
我前天就是這樣探索老公憤怒背后的根源,很有收獲的。
2.人為什么一直收著?因為他不敢綻放,為什么不敢綻放?他怕好東西出來,壞東西也出來,所以你可以讓自己偶爾壞一壞,可以讓自己偶爾不講理,可以偶爾讓自己耍賴調皮,因為小時候如果一直是那個乖孩子,他一直在壓抑著自己某一個部分,我們成長一到一定年齡就會失衡,因為它不均衡,心里就總感覺好像自己沒有活出來。像你這么好的姑娘,她能壞到哪里去。
想起來我小時候其實干過不少不為人知的壞事。干壞事的感覺比干好事受表揚的感覺好像更好,現在想想,做好事,做好人其實是為了得到大人的表揚,但是壓抑了自己的個性,偶爾使個小壞,天然的個性得以釋放,對心理健康是有好處的。
3.反思最近幾天,我一直對孩子沒以前那么好脾氣了,我會懟她,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有時候覺得懟過了,她反而明白了一些道理,苦口婆心好言好語講的她并不愿意聽,我也不知道是對還是錯,反正就是很任性一些,不光是忍氣吐聲,或者是以前忍氣吞聲太久了,我憋不住了?或者是我的恐懼情緒有了一點療愈,自己不那么害怕了?——真正缺愛的是自己,真正需要面對現實去成長的是孩子,不能再讓她感到世界充滿了愛,事實是周圍人的不好,人性中的惡我以前總是美化了,孩子總是說我說的不對,最近我不再刻意隱瞞,說出來很多真話,雖然真相很殘酷,但感覺孩子倒是比我以前哄著她說假話她更能接受了,說實話,以前孩子的真實感覺其實是對的,我刻意的美化其實讓她很分裂,分不清誰是誰非,我感受到了真實的力量。
以后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真實,寧要真實,不要丑陋,不要穿著一襲華麗的袍子里面爬滿了虱子,把孩子搞的真假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