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閨蜜六六媽氣憤不已地向我抱怨:“氣死我啦,我閨女支氣管炎又犯啦!周末我就離開一會兒去上了個課,六六爸自己帶著六六,我下課一看,喲,倆人坐在甜品店,抵著頭,你一口、我一口,吃冰淇淋呢!”
“孩子氣管脆弱他又不是不知道,還天天告誡我,讓我給孩子少吃甜食!這家伙,冰淇淋一大勺大一勺地吃上了!”她忿忿不平地皺著眉頭:“孩子就說了一句,媽媽肯定不給我買冰淇淋的,爸爸給我買!他就買了一大份來討好女兒!孩子爸真是個雙標黨!”
“同是天涯淪落人”,“同一個世界、同一款爸爸”,作為媽媽,我非常理解六六媽的“心酸”。
桃子跟著王先森去火車站接人,出站口那里有一家麥當勞,大大的“M”分外醒目。桃姐站在門口,沉吟片刻,若有所思。
終于,她用軟軟的小手,輕輕地扯扯王先森的衣角,細聲細氣地說:“爸爸,爸爸,媽媽不在,你能給我買個冰淇淋甜筒嗎?”
說完,抬起頭,瞪圓了明亮的眼睛,懇求地望著她爸。目光殷殷,似乎在說:爸比,你不能拒絕我。
果然,平日龜毛又講究的王先森,馬上點了頭,說:“好,但是,記得不要告訴媽媽哦!”
父女倆手拉手,歡快地跑進了餐廳。你一口,我一口,愉快地吃掉了一個巧克力圣代——爸爸對女兒的愛總是濃郁的無法表達,你要甜筒對嗎,我來給你升級成巧克力圣代吧!
爸爸,爸爸,女兒這么疊著連叫兩聲,他們的愛意就如忽然開閘的潮水一般,泛濫成災了。
2
爸爸對女兒的愛,總是表現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
比如,在女兒對“舉高高”表現出好奇的時候,把幾個月大的女兒當成大布娃娃,在空中拋來拋去,聽女兒“咯咯咯”小鴿子一樣的笑聲。然而,一不小心,玩兒過了火,爸爸把女兒一把舉到了門框上,“咚!”一聲磕破了頭,換來孩子的一陣聲嘶力竭的嚎啕大哭。
六月的天,娃娃的臉,說變就變。爸爸心疼又無措,尷尬又羞愧,回頭默默地抹了一把眼淚。
比如,在一歲多的女兒指著繪本上的大白馬,嗲聲嗲氣地說,騎、騎……爸爸秒變“大馬”。“嘚兒駕、嘚兒駕、吁!”大馬自帶馬夫功能,女兒坐在“馬”背上“嘎嘎”地樂,一圈,兩圈,三圈,四圈……都要一百圈了,還是不肯下馬呀!爸爸久缺鍛煉的老腰超“負荷”了,哀求:小乖乖,小甜甜,小寶貝,你下來呀,你下來吧,好不好呀?
不要!女兒只會說這兩個字了,別的她選擇性聽不懂也說不出來。哈哈哈!
比如,因為女兒指著玩具店里的樂高積木,求一棟理想中的“城堡”,爸爸決定親手搭建。耗時三個鐘頭,完成了一套長20cm、寬8cm的集娛樂、餐飲、商場為一體的“心湖城紙杯蛋糕咖啡店”。難以想象爸爸是如何用粗大的手指頭,把那一小格一小格、一小塊一小塊、一個點一個點的零件兒拼裝起來,唯一的解釋只有對女兒的“討好”(愛)。
女兒歡呼雀躍地跟城堡里的袖珍小人玩兒起“賣咖啡、買蛋糕”的情景劇。爸爸揉了揉酸酸的眼睛、僵硬的后腰,露出了太陽一般和煦溫暖的微笑。
切,這是那個陪老婆逛半小時街,就煩躁得如同籠子里的倉鼠一般,滿地轉圈的那個男人嗎?
3
爸爸對女兒的愛,總是那么赤裸裸地真誠,絲毫不加掩飾的討好。
出門,女兒晃晃腦袋說走累了,爸爸的頭剛搖了一下,她馬上咧開嘴,露出白齊齊的牙齒,準備開始哭嚎。筋疲力盡老父親生生把頭點了下去,假裝自己是體力無限的超人,向著女兒伸開雙臂彎。女兒就像一只得了勢的猴子,拉住爸爸的胳膊,“嗖”一聲迅速地爬到他身上,雙手緊緊摟住脖子。
在家,女兒正在安靜地看繪本。老父親坐在書房看手機,一刻鐘,半小時……咦,女兒怎么還不理我呀?終于,爸爸忍不住了,扒著門,瞄一眼,又瞄一眼,活像一個偷偷觀察初戀的純情少男。
終于按捺不住,他忽然用雄渾的聲音大聲問:“誰想要看汪汪隊呀?”
“我!”女兒扔掉手里的繪本,像踩著“風火輪”的哪吒一般,一頭躥進老父親的懷里,倆人喜笑宴宴地看起了電視。
很多時候,媽媽會覺得自己是個擺設。默默地站在一邊看著爸爸“戲精”一般自導自演著圍繞女兒為核心的家庭劇。
可是,平日里,爸爸對媽媽諄諄教導:不能讓孩子看電視,看電視影響視力,不利于思維發育,要多讀繪本;
孩子不能吃甜食,會影響食欲,會營養不良,還會壞牙齒;
孩子不能多抱,如果一哭就抱起來,下次她還這樣“要挾”你達到自己的目的……
呵呵,道理大家都懂得。可是,女兒漂亮的眉頭蹙起來、水汪汪的眼睛眼淚要溢出來、辣椒一樣的小紅嘴嘟起來,甚至,只是拿某種眼神輕描淡寫地斜睨了你一眼,就像被施展了“失憶魔法”一樣,爸爸忽然完全忘光了那些大道理。
爸爸對女兒的愛,總是那么的不拘小節、言聽計從。
4
依稀記得我小時候,騎在爸爸的脖子上,自得而驕傲。
媽媽在仰頭勸道:“妮兒,這么大了,下來自己走?”
爸爸依舊穩穩地往前走,我轉了轉眼珠,假裝沒有聽到媽媽的勸導。
“騎脖子”是我作為女兒獨有的“殊榮”,在禮儀之邦山東的傳統文化背景下,我那本該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弟弟卻也從未得到這樣的待遇。
夜風微涼,耳邊是空氣“咝咝”流淌的聲響,爸爸黑色桀驁的發在風中飛揚。
多年過去,那種風拂耳而過的清涼,每每憶起,都讓我甘之如醴。
生活就像電影,很多場景都在循環播放。
外出的時候,走累了,桃子經常會撒嬌求抱抱。嚴厲如我,總是會因為要培養規矩而拒絕她;“無原則”如王先森,絕對會在桃子懇求的眼神中棄械投降。
現在的新式爸爸表達對女兒的愛,更加直接,莫名其妙地就如同巖漿一般噴簿而出,熱烈而奔放。為了女兒,恨不能“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爸爸的愛看起來少了些原則,多了分寵溺,不能完全被謹小慎微養育孩子的媽媽所接受。但是,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試著理解。
女兒的一生很長,不會因為爸爸偶爾某個時刻對她的“放縱寵愛”影響人生軌跡。在通往羅馬的路上,除了前進,她會經歷和感受,在旅途中感知愛、積攢愛,從而化作前進的力量。
很可能,童年時候某一勺子爸爸喂的甜蜜的冰淇淋,會在女兒長大后的某個時刻,成長為內心的力量,令她的心更加柔軟,護她對抗世界的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