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天都沒有下樓,在家忙著方案,昨天決定去一趟公司,地鐵上人明顯少了很多,找了一個空曠的位置坐下,這時一位用扁擔挑起兩邊看似都很重的行李老伯在車閘門關上最后一秒趕上了車,行李中其中一邊是一床被子,沒有用袋子裝著,只是與其他的行李一起用繩子捆著。他緊張的看著路線自己要在哪里下車,然后才讓自己看似輕松下來,但只要車門一開,他又緊張起來,生怕錯過了自己要去的站。
看著他清瘦黃黑黃黑的面孔,加上對一切很陌生的神情,我想他一定是剛離開自己家鄉從外地來,突然也想起來自己的父親,曾那么多年為了給我們掙學費也是如此,一個行李箱還要帶著被子去工地打工,應該在陌生的他鄉也是這般緊張。
或許人生本就如此,無論怎樣都得承擔著生命中本身所賦予的使命與責任。
出了地鐵,真的下起來了暴雨,很多人都躲在地鐵下,我也想起來剛剛那位大伯,他的被子會不會淋濕,只希望雨可以快點進下來,可等了半個鐘,還是傾盤而下。
幸好,快到十點,從地下商場通過大樓的門也將打開,這時,大家也都開始紛紛涌到閘門前,看著每個人都帶著口罩,一會低頭玩著手機,一會著急等著閘門打開,那一刻似乎感覺大家都在等著一種救贖,或者是外界的地球正在毀滅,一群人躲在這防空洞里期待被最后一架諾亞方舟所救援。
假如諾亞方舟的載客量有限,在我們這一群人中又會發生什么了,會不會有折射出人性本身的善與惡,有些人通過武力而搶先一步,有些人通過自己所擁有的金錢而買通那位長官提前上車,也會不會有如《泰坦尼克號》中救援隊長所指示,老人孩子婦女先走,或者是即便初次相見就能用生命去保護對方的男女主人……
腦子里一幅幅的畫面感覺自己在做夢,準點閘門開了,一切似乎都還很正常,只是想什么時候大家可以摘掉口罩,可以正常的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氣。
疫情還在繼續,對每一個行業企業以及每一個人都有著很大的影響。下午兩位伙伴都找到了我咨詢自身生涯的發展。
一位是對自己本身的迷茫,自己該如何轉型,去做自己想做;
一位是在企業每天承擔很大的壓力卻面臨公司欠薪,一個月只給到1000塊;
每一個人的職場與生涯途中,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情況,但如果不好好規劃,只會被外界所有不確定的要素所影響,點線面體萬物相連中,我們個人只是賦予線面體中的一點。
在這樣時間流飛速的時代,在面臨著95后00后都加入職場大軍的激烈競爭,以及人工智能的到來,外界越是變化,越需要看清那些不變的,而唯有看清自己天賦優勢,想清楚自己往哪些兒去,以終為始進行全面生涯布局,才能步步為贏,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