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內容讓我十分震驚。一個十歲的孩子,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奧數、圍棋、輪滑各種業余愛好也出類拔萃。但是這個孩子卻嫌父母太窮,不配有他這樣的好兒子,而且表示自己努力優秀,就是為了能早日脫離無知無能的原生家庭。
孩子認為自己的父母沒什么錢,只開得起十幾萬的日產車,買不起大城市房子,也送不起他留學。同學都拿iPhone7,他只有兒童手表。他覺得有錢比成績好重要多了。還瞧不起父母準備要二胎的想法,認為父母已經沒辦法給他提供好的條件還要再生一個,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還吐槽父母沒有尊重他的想法,經常在朋友圈曬他的成績,曬他吃飯的照片,沒有問他愿不愿意,只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意思。他認為這不是愛,是一種道德綁架。
? ?
一個十歲的孩子,智商非常高,但情商卻非常地低下,說出來的話沒有一點人情味。
顯然這是中國式雞血教育的失敗,孩子的父母本身自卑、勢利,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對他的教育非常功利,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導致孩子對他父母的厭惡和錯誤的心態。
但讓我更驚訝的是評論區里竟然有很多人站在孩子這一邊,認為孩子沒錯,這是理智,沒錢本來就不應該生孩子等等,看得我心驚膽戰。
?
? ? ? ? ? ? ? ? ? ? ? ? ? ? ? —02—
都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在物質條件日益發達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父母信奉“富養”。認為自己以前就是因為父母窮供不起自己讀好書、過好生活,不能讓自己的孩子也上演這樣的悲劇。所以就算榨干自己,也要為孩子創造好條件。
但是物質上的“富養”,真的就可以養出好孩子嗎?
這個孩子的家庭開得起十幾萬的日產車,除了供他上學,假期還有能力供他上奧數班、圍棋班,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但是這個孩子還是覺得遠遠不夠,不僅嫌棄父母太窮,還說出不配有他這種好兒子的話,絲毫沒有體諒父母養育他的辛苦。
2017年8月2日,上海金山區一女人拽著環衛工阿姨頭發,對其又打又罵,是環衛阿姨的同事過來勸解女人才松手。事后網友們才了解到原來打環衛工阿姨的正是她的女兒,而之所以打她,是因為要不到錢。據知情人說,環衛阿姨一個月累死累活只有幾千塊,她女兒不僅沒有贍養媽媽,反而每次一要錢就是好幾萬,每次女兒要不到錢對環衛阿姨就是一頓打罵。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只要上網一搜索就會跳出來很多類似的新聞:男孩飛腳踢母親、兒子疑因母親給他買的眼鏡太便宜暴打母親、男子街頭暴打母親致其下身血流滿地等等等等。
甚至在我構思這篇文章的時候,還聽到鄰居家十歲的小弟弟對著自己爺爺奶奶叫囂著:“我罵姐姐,關你們什么事?用得著你們管我嗎?”事情的起因是姐姐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就看了他的畫畫本,他覺得姐姐侵犯了他的隱私,就對姐姐發了脾氣。爺爺看不過眼說了他幾句,他就開始大發脾氣,對著自己爺爺奶奶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罵。
為什么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
因為中國的很多父母,富養富在物質上,卻窮了精神。只一味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卻忘記教會孩子感恩、善良。
這樣的教育難道不是一種本末倒置嗎?
? ? ? ? ? ? ? ? ? ? ? ? ? ? ? ? —03—
最好的教育其實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
父母精神富足,即使窮困潦倒,養育出來的孩子也是樂觀開朗,知足常樂的。而精神貧窮的父母,即使給孩子再好的條件,孩子也未必懂得快樂地生活。
我是個窮三代。父母以前是“私奔”結的婚,結婚時一窮二白,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養活我們姐妹四個。
十幾年前建了自家的房子,當時是靠很多親戚朋友的幫助才建的。小時候聽父母聊天他們經常念叨的就是當時還好誰誰誰借了我們錢,才有這房子,要快點賺錢還人家.......所以我很小就知道別人對我們好,是要回報別人的,做人要懂得感恩。
父母人很好,每次家里做了好吃的,都會跟左鄰右舍分享。所以我們姐妹四個,從小也很愛分享。小時候我們姐妹四個總愛搶著吃雞腿,但是表姐來我家住,我們不但不會搶,還會不約而同地把最愛吃的雞腿讓給她。
家里條件不好,我小學三年級開始就經常去工廠里幫媽媽干活,寒暑假也幾乎是在工廠里渡過的。在工廠里幫忙的日子,我能看到媽媽工作的辛苦,所以也懂事得早一點,比較能體諒父母賺錢的不容易。雖然那樣的日子很苦,但也因為這樣的經歷,讓我養成了吃苦耐勞的性格,所以現在回想起來我依然感恩有那樣的經歷。
我的父母不富裕,給不了我們很好的條件,但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教會我們獨立、自強、感恩、知足,善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
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做什么樣的人?!睋Q句話說:‘’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所以與其窮盡所有地給孩子很多物質上的東西,不如先讓自己成長,做一個自律的人,做孩子的好榜樣,教會孩子自強獨立,堅強勇敢。再給孩子多點愛,讓他懂得愛己、愛別人,懂知足,懂感恩.......
富養,應該富在精神上,而非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