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有部電影叫《白日夢想家》,里面的男主角經常會怔一會兒,在電影中表現為各種奇幻的場景,結果還是回到現實世界,輕喜劇片。
其實現實中的你我也會經常做著各種各樣的白日夢,有些夢像紙窗戶后面的男歡女愛,只要沾濕手指,輕輕一點就能看到;有些夢似喜馬拉雅山上的一朵薩日朗,呵呵,那只是個空想。
經常想著:玩個唱吧就能一唱成名做歌手;弄個微信就能做買賣發大財;下個簡書就能點點手指爬爬格子當作家……NO!那可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事件,別看人家papi醬在家隨便錄個視頻編輯編輯加快速度就能火,各路網紅搔個首弄個姿拍拍照片在淘寶上賣衣服也能發大財,更可氣的是鄧文迪這個“老巫婆”臉也能搭上四里八荒第一帥的總統先生,現實中多得多的是那些你看得到的紙醉金迷,少之又少的卻是你看不到的忙碌和疲憊。
微信朋友圈里有一群人,你討厭看到他,卻又忍不住點開想看個仔細,這群人不是天天刷產品圖霸屏的微商兄弟,也不是煲著心靈雞湯的嬤嬤麻麻,更不是轉發達人、點贊黨和曬娃狂魔,就是那群唯“物”主義者,他們喜歡曬海外旅游、曬機場、曬酒店、曬大牌、曬豪車、曬帥哥男盆友、還有曬自己的曼妙身材或六塊腹肌,這些圖一般經過精心修飾,非常美,勾引著你的手指去點,點開之后又禁不住感嘆和謾罵,感嘆的是憑什么人家過得錦衣玉食、悠然自得,自己卻平凡無奇、日子一般般,嫉妒的小火苗旺旺燃燒著;謾罵的是這些人怎么這么討厭,故意討要點贊數,修圖修得太假不真實,喏!你看地板都變形了……極不平衡感占據了大腦。其實這群人就存在于我們其中,你是、我是、他也是。人都有自己想賣的瓜,都希望別人能在買瓜的同時還夸夸它,期以獲得心靈上的滿足感,而那些不想賣的爛瓜,一般會自己留著,找個沒人的角落吃了它,沒人會看見它,也沒人會知道自己吃了爛瓜。這就是人性,縱橫社交圈中,總想著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而那些陰暗面和破落樣子能隱藏的盡量隱藏,最好不為人知,所以我們的朋友圈基本上呈現的就是一種“美”,不管是虛美還是實美,好美還是壞美,都是自己愿意讓別人看到的。
好像扯遠了,我小時候聽過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小男孩很頑皮,不愛學習,到了考試前一天晚上才想起來要背書,這時候出現了一個神秘老公公,把他明天要考試的地理課本施了魔法,讓他放在枕頭下面枕著睡覺,小男孩照做了,晚上做了一個奇妙的夢,他漫游了地理課本上的所有城市,地名記得牢牢的,結果第二天考試考了個滿分。
這個故事對我來說是如此的印象深刻啊,以至于我在之后所有重要的考試之前都這樣做,把課本放在枕頭下面,以求得好成績。奇怪的是,大部分結果真還靈驗了,呵呵,我很長一段時間真的以為這是魔法的能力呢,殊不知好成績的背后隱藏著我當時作為一個好學生的認真和努力啊。
聽說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眴幔柯犝f過“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花滿則謝”嗎?在這個我們認為客觀的世界里,好多事用客觀來解釋還真行不通,有時候就帶著那么一絲若有若無的神秘色彩,有壞事發生就會有好事出現;人生太過于圓滿一定有缺損的地方,其實這樣解釋也就客觀了,沒有從始至終的好,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壞。
所以在我近三十年的人生里,一旦跌落深淵,總想著自己一定能爬出來,重見陽光;只要站在山頂,也預料到可能會有暴風雨降臨,讓自己無處藏身。很奇妙,就是所謂的sinx或者cosx曲線。但是前提是x必須在平面里,可不能脫離了現實。
空想家,誰都可以當,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填滿這個“空”。大部分人,大部分時候,都陷在舒服里,用“葛優躺”踐行著自己的白日夢;少數人會立起身,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所想所思,之后會反復咀嚼消化,看看這些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有無啟示;而極少數人腦中的靈光一現成為了神來之筆,給自己的下一步臺階打好樁砌好墻,踏踏實實地填滿了這個“空”。